WWW.AMITUOFOCN.COM
祈愿是一种善行,是人们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是激发人们积极努力,趋向美好生活的表答方式。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是临时抱佛脚,但佛陀慈悲,为我们有善愿之人开启此方便法门。
微信公众号“菩萨学处”2022-06-08 09:00
四威仪原指人类日常起居的四种动作,即行、住、坐、卧。佛教要求僧众避免放逸、注意举止,故以四威仪代表修行者所应遵行的各种规范,即如《菩萨善戒经》云:“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于一切行不失道心。”
微信公众号“上海浦东小普陀寺”2022-05-20 15:08
有一些人想要参访寺院,却又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担心不熟悉规矩,会有“不得其门而入”的困扰,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参观、要注意哪些礼节、如何去礼佛、遇到法师该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 海门区海宁寺”2022-05-20 15:02
跟佛菩萨长得像算是有佛缘吗?“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佛是慈悲、智慧的,但却不是万能的。
微信公众号“无锡华藏寺”2022-05-19 08:57
因佛像有金、石、木、瓷、纸等多种材质,为防止木类、纸类遇湿水变形、生霉斑;金属类遇水生锈,一般不宜用水直接清洁,而是依使用优先度选择如下工具(越前越好)
微信公众号“上海玉佛禅寺”2022-05-07 09:29
没有僧人住持的寺院,礼拜供养有功德吗?这个问题很严重,严重到正法的住世与传承,严重到教团的管理是否如法。
微信公众号“温州佛教”2022-05-05 15:15
常听法师们开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中,能够远离恶道、生而为人非常不易,即使得了人身,但寿命又十分有限,自然应该珍惜时间修行;
微信公众号“上海玉佛禅寺”2022-04-20 09:14
佛有三个身:法身、报身、化身。化身依着报身起的,报身依着法身证得的。法身与报身有什么不同呢?以四个字解释,叫做理具事造,也叫理具事修。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2022-04-12 09:21
佛陀入灭以后,由大迦叶尊者为领导,召集佛弟子们,把佛陀垂示众生的一切教法,由阿难诵出,结集起来,总分为三藏:(一)“素呾览”,译言契经,即是经藏。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2022-04-06 09:34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众修行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人的戒律与斋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信众受持过八关斋戒,我们今天就为大家解析一些八关斋戒中容易让人困惑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南安雪峰寺 ”2022-03-24 14:51
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是全部佛法的根本要旨。而在这四圣谛之首,便需要知道苦是什么,然后才能修道之后才能够通过修道来断集、灭苦。然而,一般的人并不知道苦从哪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都不离“无常二字”。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2022-03-14 10:25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
微信公众号“灵顺寺”2022-03-09 10:26
很多人去到寺院,看到寺院的钟鼓,以及法会使用的多种法器,心里会觉得好奇,会想要敲敲看;或者看到佛殿里的大木鱼与大磬,以及斋堂前的云板、鱼板,感到有趣,总忍不住想敲一敲,摸一摸。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2022-03-03 09:08
回看今天社会上,大吃大喝之风不止,铺张浪费之风不止,食者不知来之不易,食之也不知感恩。于此食情之下,提醒大家,犹其青少年,好好想想吃饭问题是有必要的,而佛教的食之五观及相关精神对纠此食情是有帮助的,学佛者,更应如此。我还以为,学佛者要从学吃饭开始。
微信公众号“宝山芙蓉寺”2022-02-28 11:15
逢年过节去寺院拜佛祈福是很多人必做的一件事,向诸佛菩萨虔诚许愿,求家庭平安,求事业有成,求消灾免难……缕缕清烟,承载了无数人的心愿。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 ”2022-02-22 10:20
《中庸》云:“威仪三百,礼仪三千”,佛门中同样重视威仪。佛门礼仪在“戒”、在“律”,也在日常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其中,佛门称呼亦有仪制。佛教中有很多称呼,佛教团队因不同职务、资历也会有各种称呼,今日觉悟号“佛探”如下为您介绍三种:即戒规上的称谓、职务上的称谓,生活上的称谓。
微信公众号“ 大公佛教”2022-02-18 16:55
正月里,华夏大地,弥漫着祈福的气息,百姓将美好憧憬,深心寄托在祈福活动里。祈福之际,也愿大众莫忘感戴佛恩,诚敬诸佛菩萨。承佛威光,同沾圆满福德之气。
微信公众号“珠海市普陀寺”2022-02-18 09:26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在这一天,人们按照民间传统,点亮千万盏灯火,合家团聚,同庆佳节
微信公众号“温州佛教”2022-02-15 09:14
七觉支中的第二个是“择”,叫择法觉支。择是选择的意思。对于修行人来说,这个择就是智慧,用智慧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也有择的意思。
微信公众号“灵隐寺”2022-02-08 10:07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著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微信公众号“菩萨学处”2022-01-24 09:38
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
微信公众号“菩萨学处”2022-01-19 13:49
在《长阿含经》中,佛陀讲了佛教的时空观,认为日月都围绕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
微信公众号“南普陀寺”2022-01-06 09:30
人天长夜,宇宙黮黯,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微信公众号“淮安景会寺”2021-12-27 12:23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意译「妙吉祥」。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常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可增长福德、智慧、增强记忆力。
微信公众号“无锡华藏寺”2021-12-21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