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敬修一座庙,胜养十万兵”,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了笼络蒙古和西藏的贵族,特别尊奉藏传佛教,在皇家园林内外大量仿制藏传佛教建筑
梵华一念微信公众号2019-11-13 15:02
如果说大运河是由诸多灿烂文化遗产串联起来的珍珠项链,通州燃灯塔,作为“运河四大名塔”之一,便是其中莹润饱满的一颗,从古至今,为世人传递信仰、指引方向。
梵华一念微信公众号2019-11-13 14:49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旃檀精舍微信公众号2019-11-13 14:37
所谓《宝塔心经》,就是把佛经中的《心经》以塔的形状书写出来。这种塔状的心经分为塔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而塔身又分为五层。
南京栖霞古寺微信公众号2019-11-13 10:35
在绚丽多彩的藏族艺术之林中,绽放着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酥油花。它是一种以酥油作为原料塑造各种各样艺术形象的雕塑艺术,主要作为供品供奉于佛像前,表达佛教徒的虔诚信仰,宣扬佛法的庄严殊胜。
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2019-11-05 16:40
佛教美术比佛教思想晚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时出现于印度次大陆,公元1世纪时逐渐向外传播,并于7世纪以后在东南亚诸国开花结果,形成佛教美术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佛学研究2019-11-05 16:34
故在宗教领域里,一首神圣的歌曲,或虔诚的佛赞,往往把人的心灵升华到圣洁的境界,而音乐文化也因为加入宗教的元素,变得更多元、丰富,所以音乐与宗教可谓是相辅相成。
佛学研究2019-11-05 16:21
辽代(契丹)与唐朝、五代十国、宋代以及渤海和日本都有关系,可以说拥有契丹文字,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并作为崇拜佛教之国而广为人们所熟悉,留下了以辽宁省朝阳市的北塔和内蒙古自治区庆州的释迦如来佛舍利塔(通称“庆州白塔”)为代表的几座佛塔。
佛学研究2019-11-05 16:14
大乘佛教的经典宣称,在佛陀灭度后,只要在修行时设置佛陀的形象,一心观想忆念佛的伟大庄严,那么佛的法身就会与修行者同在。佛陀化谕众生,由“法身无相”走到了“化身有相”。
法音2019-11-05 15:13
时至今日,单从佛乐曲目的传承来说,由于大相国寺至今仍保存着大量较完整的古乐谱,研究中原佛乐和古代音乐的学者,都必须把大相国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法音2019-11-05 15:08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西距成都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法音2019-11-05 15:05
近日,“中韩缘·佛教艺术展”在甘肃榆林窟展出,共展出了四十余幅飞天拓本作品。拓本,是将镌刻于金石之上的图文以墨转于纸张之上的作品。
中国新闻网2019-11-05 14:58
著名的辽金古刹大同华严寺,原称“大华严寺”,始建于辽,重建于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下寺坡街北段西侧,是一处典型的汉文化和辽金文化相结合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
法音2019-11-05 14:48
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自然之物都被赋予特殊的内涵,月亮就是其中之一,禅宗祖师就经常会用月亮,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从而把抽象的佛教义理形象化,方便了人们对教义的理解。
“灵隐寺”微信公众号2019-11-01 15:25
唐卡被誉为“随身佛”,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编纂的《唐卡分类》标准中,尼泊尔画派被放在首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尼泊尔画派的重要性。
凤凰网佛教2019-04-12 12:27
凤凰网佛教) 2018年12月9日,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净耀法师,马来西亚佛青总会宗教导师继程法师以及艺坛名家周澄联手举办的“禅茶一味”书画联展于台北开幕,净耀法师、周澄与10位书法家、12位画家当场挥毫创作十米大画作,盼以禅墨弘扬佛法,以艺术净化人心。
凤凰网佛教2018-12-12 16:31
感恩人生在世,接受了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师长、来自父母的种种恩惠,如果我们把生命存在的各种关系都排除掉,我们的个体生命在哪里呢?我们的个体生命能否存在呢?可以说,离开种种因缘条件,我们个体的生命连一秒钟都不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恩,就是我们时时刻刻要对自身以
凤凰网佛教综合2018-06-26 10:15
我接触佛法,是因为家里出现了重大的经济问题。几年前,我家里师兄跟朋友一起做工程,当时以为这个工程十拿九稳可以赚钱,为此我也帮他借了很多钱进去
菩提书院2018-03-29 10:43
很多大德经常在修心法门中讲:人快乐并不一定好,因为会耗尽福德;而痛苦也不一定不好,因为能净除罪障。这种解释方法,我们以前都没有听过,所以大家都厌苦欣乐。其实,在快乐时,更应心生畏惧;在痛苦时,更应心生欢喜。
新浪佛学 2018-03-20 13:39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如有钱、有权、或者有名,便会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也不一定真的幸福。
新浪佛学 2018-03-15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