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艺术>世界遗产中的佛教艺术:大运河与燃灯塔

世界遗产中的佛教艺术:大运河与燃灯塔

来源: 梵华一念微信公众号时间:2019-11-13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作出这样的评价:“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从漕运通道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历史遗存之丰、文化底蕴之厚、价值之珍贵获得了世界认可。如果说大运河是由诸多灿烂文化遗产串联起来的珍珠项链,通州燃灯塔,作为“运河四大名塔”之一,便是其中莹润饱满的一颗,从古至今,为世人传递信仰、指引方向。


640.webp (2).jpg

  通州燃灯塔 李芳 摄

  燃灯塔,全名燃灯佛舍利塔,位于通州北城,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藏有燃灯佛舍利而得名。


  此塔形制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由座、身、顶三大部分构成,全高56米,基围38.4米,为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


  与一般单束腰不同,塔底须弥座呈双束腰形式。下腰正南面嵌砌着一块浮雕独龙的大砖,为辽代遗物,虽年久风化,却仍透露着古老精致的美。


  塔身13层,1至4层每面22根飞头,5至7层每面21根,8至10层每面20根,11、12层每面19根,13层每面18根,收缩极小,有如支柱,因此显得格外陡峻挺拔。第一层最高,正南面设有拔券门洞,深到塔心,里面砌有神合,合上安奉燃灯石佛;除木质角梁和飞檐外,其它均为砖仿木结构;滴水瓦舌头、瓦当头有多种纹饰,其中有坐龙纹,说明皇帝曾下命重修过。其余七面,除嵌仿木砖雕门窗外,都与正南面相同;又其它十二层,除无门窗外也都与第一层相同。塔身每根椽头都有一枚铜铃,每角老梁下各挂有两枚,比椽头的稍大,全塔共悬铜铃2248枚。铜铃形制五花八门,每个铜铃外壁都刻有捐献人的姓名籍贯。


  在老角梁嵌入塔体的相交处,皆放有一尊神像,有立有坐,有披铠甲执剑者,有着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凶相毕露者,形态有别,惟妙惟肖。一尊猪八戒像最令人印象深刻,巨嘴肥耳,大腹便便,十分逼真,对考证《西游记》一书创作来源有重要价值。13层正南面放置砖刻石碑,上有《燃灯塔诗》一首:“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明明光影河中现,朗朗铃音空里鸣。”背面正中刻“立碑僧寄玉造。”此诗把燃灯塔创建重修事迹、位置、景致及企盼心情都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此层原有一颗榆树,高约3.7米,树冠4.2米,可它的主干直径只有17厘米,可谓奇树。


  塔顶下部为须弥座莲花台。众多铜铸法器串联于塔心柱上:直径2.25米的空心宝珠,饰古钱纹和卷草纹;继而为仿丝流苏、五环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在相轮处有8根大铁链分别和13层顶的8条垂脊对应联结,既稳固塔心,又装饰塔顶,一箭双雕。整个塔顶结构复杂而和谐统一,为古塔建筑之杰作。


  燃灯塔有六处独具特色:塔身悬铃之多,并刻有捐献者姓名;寄玉诗碑位置相对之高;塔榆位置相对之高;塔心柱之粗之长;猪八戒形象出现之早;塔影垂映300米外大运河之奇观。


  宝塔镇河妖


  佛陀弟子曾问师父:“如何才能表达对您的忠诚?”佛陀一言不发,微笑着把袍子往地上一铺,将钵盂倒扣上去,又在覆钵上立一根禅杖,这便是印度佛塔窣堵坡的雏形。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建起八座窣堵坡,供奉佛舍利。之后佛塔演变为两种,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佛教传入中国后,呈现三教合一、入乡随俗的特色。中国最早的塔齐云塔,与原始窣堵坡形制不同,是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式建筑,这便是中国人结合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佛教世俗化、儒家事功思想及道教的仙人居高楼,最终导致了塔的世俗化,各具特色别有功用的塔,逐一而起:风水塔、导航塔、料敌塔、纪念塔等。


  燃灯塔,并没有脱离原始窣堵坡的宗教内涵,它确实供奉有佛舍利。《通州志》记载,康熙十八年,此塔曾因强震倒塌,不少人看见乱砖堆中散落着数百颗舍利,米粒大小,淡黄微红,如宝珠般晶莹。


  而后世赋予了其更多世俗化的功用和内涵。关于修塔缘起,就有传说称为镇压白龙,以防泛滥,保护百姓免遭水灾而修建,是一座镇河塔。


  古时的通州位于运河北末端,由南方远道而来的粮船航行至此,看见燃灯塔便知道京城不远了,燃灯塔也是导航塔。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古塔凌云”于明代就被定为通州八景之首,吸引不少文人墨客于此感慨山河赋诗咏景。此塔也具备景观游览之用。


  大运河上漂来的北京


  燃灯塔旁,大运河坚定沉稳地流淌。


  这条千年黄金水道,全面带动了沿岸城乡发展,从农业灌溉、渔业养殖到运输贸易,逐渐形成了开封、苏州、绍兴等名城,留下了“流成的扬州、漂来的北京”的佳话。没有大运河,北京可能只是座普通的城市。


  从紫禁城到大小胡同,建筑京城的各种砖石木料皆从河上运来。粮食、丝绸、茶叶、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绝大部分也都依赖运河从南方向京城运输。郭守敬开凿建设的通惠河开竣后,京城陆续建起了大小粮仓几十座,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城储粮的任务,为封建王朝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北京城的确是“漂”来的。


  燃灯塔与大运河,平安与兴旺


  燃灯塔作为大运河畔第一座塔,是大运河北段的突出标志。由南向北行走于大运河上,古时的船工们只要看到燃灯塔便知道漫长的航程即将结束,久而久之,此塔成为了祈祷运河船工平安走船的圣物。


  燃灯塔畔的葫芦湖码头,多少粮船在此停靠,然后继续西行,直达积水潭码头。如今这座塔连同码头都成为了通州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成功申遗意味着大运河由“漕运之河”华丽转身为“文化之河”。从古至今,这条项链的璀璨光芒从未褪去。燃灯塔作为其中一颗珍珠,以其独有的建筑和造像之美,必将永久散发着温润与厚泽。(李芳)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