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知识>从中观的思想本质上看佛教的超越论如何可能

从中观的思想本质上看佛教的超越论如何可能

来源:微信公众号“ 杭州佛学院”时间:2020-11-09

1.jpg

       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是彻底的理性批判主义,它对一切名言化、概念化的逻辑与观念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批判,从而消解了种种类型的观念实体主义。


       龙树菩萨是大乘中观学派的创立者,他的代表作《中观论》是中观学思想的纲领文献,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中道实相观,它用否定式的方法来诠释佛教的超越性本质,这个否定式的基本概念就是“不”和“空”。


       人类的思想观念是以逻辑结构形式呈现的,在人类的文化世界里,逻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静态的方式来揭示思想观念的抽象形式,即是形式逻辑;二是以动态的方式来阐释思想观念的内在矛盾本质与原则,即是辩证逻辑。就其本质而言,形式逻辑是一种“有限性”的闭环,它能梳理概念,澄清结构,讲明规则,但它没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性的内在功力,所以它所看到的和表达的是所与的存在形式。在形式逻辑中,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就是揭示思维的基本规则。


       人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生命,人有强烈的超越性冲动。所谓超越性,就是对“有限性”的现实不满,对“必然性”的反抗。因此,人们在对具体事物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任何事物的内在都不是单一静止的存在物。内在是矛盾的统一体,内在的矛盾性导致内在的运动。内在与外在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依相待,互相渗透,互相促动的。所以认为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这个运动的普遍性规律就是辩证逻辑。


       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是“革命的、批判的”。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三个:一是“对立统一律”,二是“质量互变律”,三是“否定之否定律”。辩证逻辑的前提是存在的“无限性”,因此它的内在运动与发展是无止境的。有人认为它的发展路线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性上升和波浪性前进的,这就把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了起来,把静止与运动辩证的统一了起来,成为生存现实的自然法则。这种辩证逻辑实质是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恒存的本体的,所以它的现实的发展与超越是基于有限性的相对性超越,并不是存在本体性的超越。所以不论是辩证逻辑还是形式逻辑,都不可能直接产生彻底性的超越论,所以佛学称呼这类观念为“世间法”。



       佛教的中观学是主动的、自觉的对这类世间法进行彻底性批判的,它的目的在于真正得到究竟的超越。所以中观学直接指向人类思想观念中种种类型的逻辑本体论,运用“否定式”的方法进行精细的剖析与批判,从而实现人类思想观念的逻辑转型,走向中道实相的超越论。那么中观学的中道实相论何以可能实现真正的超越?下面我们试用对中观学的“不”的义理及“空”的本质进行诠释,从而展示出中观的逻辑特质与超越性根据。



       一、“不”否定了什么?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中提出了“八不”思想。所谓“八不”者,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长老在他的《中观今论》一书中把“八不”与“法体”“时间”“空间”“运动”联系在一起,并且画出两个两个图以示“八不”与之关系。

2.jpg

       有(生)无(灭)、常断、一异、来去,高度的概括了我人存在感的基本框架与要素,所谓的法体(具体存在物)、时间、空间、运动范畴,在世间法中被各种观念不同程度的实体化、自性化了。依佛教判定,世间法的本质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现象,转回不息的原动力就是无明的业力,为了具体地揭示这种轮回现象的本质与原理,佛教用“十二因缘法”来阐释。佛教的目的在于彻底地摆脱轮回律的必然性,要以超越的动力达到真正解脱的自由中去,这样就必须对轮回律进行克服。



       在思维观念上,中观学就是用这个“不”来加以纵横对治之。在中观学中,最为典型的用“不”破执就是对“生”的种种计执的否定。如《中观论》中,把“生”的种种学说进行了罗列,最后用逻辑归纳了“生”的几种基本类型,从而以此为批判对象进行详细地论证,最后息除戏论。《中观论》中云:“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


       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

       有言从韦纽天生,

       有言从和合生,

       有言从时生,

       有言从世性生,

       有言从变生,

       有言从自然生,

       有言从微尘生。


       有如是等谬故,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又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如《般若波罗密》中说,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疑见,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是空相而起贪着,于毕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

4.jpg


       从引文中得知,《中观论》的主题就是破斥种种执实有“生”者的妄见。《中观论》以四门破“生”执,如《中观颂》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为什么一切法不是“自生”的?为什么一切法不是“他生”的?为什么一切法不是“共生”的?为什么一切法不是“无因生”的?为什么中观学由此得出结论,一切法是“无生”的?《中观论》对此有十分周密的论述。


       众所周知,在印度哲学史上有三大类哲学发生论:一是“转变说”,二是“积聚说”,三是“缘起说”。佛教属于主张“缘起说”。一般来讲,佛教主张缘起的基本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因缘,二是增上缘,三是所缘缘,四是等无间缘。在佛教之中,有一类论师主张缘起的种种之法是实有的,中观学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正破此等种种谬执,故而用“不”夺其妄见。


       中观学的“不”是在否定在思维逻辑上执有定相的观念,以指出“定相”思维的逻辑内在矛盾与漏洞,从而对其彻底地予以破遣。如《中观论》在破“自生”上讲:“不自生者,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复次,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余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自无故他亦无,何以故,有自故有他,若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共生则有二过,自生他生故。若无因而有万物者,是则为常,是事不然,无因则无果。若无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应堕地狱,十恶五逆应当生天,以无因故。复次: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诸法自性不在众缘中,但众缘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体,众缘中无自性,自性无故不自性,自性无故他性亦无。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于他亦是自性,若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应从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都破共义,无因则有大过。有因尚可破,何况无因,于四句中生不可得,是故不生”。


       从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观论》论证“不生”的原因与根据,在中观学看来,一切存在的事物,本身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性存在,所以说一切法当体是“自性空”的,是无自性的。认为一切法本身有“自性”存在,并且认为这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是产生事物的原因与动力,是不成立的。


       中观学的“不”是否定有一个“自性”体而能产生一切的哲学观念。中观学并不否定空相应的一切法,因为只有无自性才能缘起万物。《中观论》中讲:“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何以故,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若法有性相,则不待众缘而有,若不待众缘则无法,是故无有不空法,汝上所说空法有过者,此过今还在汝”。中观学的否定二边的目的在于契入中道。中观学的中道观是中观学的理论核心。



       印顺法师在《中观今论》中讲:“中观与中论,同是以中道为对象的,用观察的方法去观察中道,即中观;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道,即中论。中观与中论,同为研求发见中道的方法,然而,无论是观察或论证的方法,都不是离开中道——真理,凭自己的情见去观察论证的。观察与论证的法则,即为中道诸法最高真理。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们不过顺著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则,而观察探求,去发见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论证与观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观论与中道,是相依相待而非隔别的。离中道,即没有中论与中观,离了观与论,也无法发见中道,体验中道。这点,中观学者必须切实记取!”。


       又说:“中观与中论,是观察中道,论证中道的方法,是体悟中道实相必不可无的方法。所以中观与中论,是中道——真理的方法论,用世间的术语说,即是论理学”。又说:“这种论理方法,近于辩证的逻辑。(自然有他根本的不同的)”。又说:“须知缘起法,近于辩证法,但这是处中而贯彻事理的从正而反而综合的过程,即顺于世俗假名的缘起论,开展生灭(变)的和合,相续的相对界。即反而正而超越(反的双遮)的开显,即顺于胜义性空的缘起法,契合无生的无常,无我的绝对界。相对的缘起相,绝对的缘起性,不即不离,相依相成而不相夺,这真是能开显事理的无碍。如法则而偏于事相,或偏于理性,或事理各有一套,这哪里能理会得事理的真相!对于这,中观能抉择释尊的中道,达到完成,使我们相信得这真是一切智者的正觉!”。



       从如上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印顺法师所阐释的中观学的中道观与方法论,认为中观的逻辑是近于“辩证的逻辑”,认为缘起法也近于“辩证法”。虽然彼此有根本的不同,但是还是有极其的相似性。其实,中观学的中观方法与世间的辩证逻辑(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世间的辩证法不能真正的“处中而贯彻事理”,因而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彻底地超越,而中观的中道方法论本质上就是超越论。中观学所运用的“八不”就是中道的具体观行之法。“不”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有条件的克服、扬弃,从而消解生命思维的固执性。“不”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积极的同时否定同时肯定,不落一边的中道观。“不”否定了什么?“不”否定了一切情执。正如印顺法师在《中观今论》中所说:“‘不’的根据,即依缘起法而通达自性不可得。”



       二、“空”显示了什么?

       众所周知,佛教《大般若经》中讲有十八空,如经中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始空、(11)散空、(12)性空、(13)自相空、(14)诸法空、(15)不可得空、(16)无法空、(17)有法空、(18)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对此《大智度论》也有详细的诠释。


       另外,《大智度论》根据观行的方法又分类空观的种类,共有三种:一是分破空,二是观空,三是十八空,这十八空就是讲“当体空”。《大智度论》还讲有三种空:一是三昧(心)空,二是所缘空,三是自性空。中观学从存在的普遍性与必然性的角度,对“空”进行了阐述,这是大乘佛法的终极本质的所在——实相印。中观学就是运用缘起有而自性空的理念来诠释诸法实相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八不”与“性空”是同一归旨,都是破除“自性有”的观念的,都是成立一切法当体即空,空即无自性义的。



       从方法论上讲,“不”偏重在逻辑证明上,而“空”则偏重在“现观”上,故而有立观空之说。中观学的现观是直面当前所观境,以自性空夺一切执情,令心契合性空的实相。“空”与“空性”是有区别的,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大般若经》对此有严格的区分。印顺法师在《空之探究》一书说:“自玄奘译出瑜伽系的论典,才严格的分别空与空性,以为空是遮遣妄执的,空性是空所显性,是离妄执而显的法性,所以是如实有的”。


       又说:“《般若经》的甚深义是空性,也就是涅槃。涅槃的体征是没有时、空,没有数、量,也没有能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浑然的无二无别(也不会觉得是一体)的现观,是一切不可说,不可得的”。又说:“玄奘译的《大般若经》说:‘以直法性为定量故’,这是以法性(真如、空性的异名)的现观,为理解与修证的准量”。中观学运用“空观”去破执显真,证真空性。这就是中观学的以“空”所要显示的“不可说”“不可得”的现观“空性”涅槃。


       从中观学的“空”现观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超越论根据所在与方法特质。由于凡夫心念溺于虚妄分别执着,致使生命精神轮回三界六道,考其原因,即在无明颠倒,错乱思维。中观学为了彻底地对治凡夫的心量,以“不”的否定式和“空”的超越方法加以系统化导凡情妄执,于无垢清净之中观,生起如如相续的现观,从而彻底地打破轮回思维的桎梏,由必然而走向真正的自由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观学就是辩证的中道论,以超越两极不落自性执,以平等的“空性”之道,成就生命的解脱大智慧也。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