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AMITUOFOCN.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州天宁寺”时间:2020-10-12
佛门里的一些规矩,居士必知!
  1、“什么是居士?”
  居士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皈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的统称。
  在习惯上(不管你有没有受过五戒),对所有男女在家信众,都称为居士或者护法。
  而实际上,只受了归依,没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众,只能称为信士。

  2、“什么是威仪?”
  戒律守得清净后,所有的德行自然就显现,所以令人可畏佩服,并不是势力的“威”。
  摄受别人,主要是由于心具备戒德,容止和雅,所以令人可敬,不是诈现的“仪”。实际上,佛门的威仪,就是佛教徒日常生活言行的规范。
  3、“居士如何称呼出家人?”
  对寺院的方丈或者住持,应该叫大和尚;
  对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应该叫长老、老法师、法师、师父;
  还有按照寺院执事叫,比如:当家师、知客师、僧值师等等,或者统一叫法师也可以;
  对沙弥(沙弥尼),也应该叫师父。
  各位千万要注意,不要叫出家人什么师兄、师弟,否则罪过很大。

  4、“为什么方丈大和尚很难见,是不是我没有缘分?”
  不是的,大和尚都是很慈悲的。主要是由于日常事务太多,应接不暇,不能一一接待信众是可以理解的,见到了自然好,没有见着也不要生烦恼,不可勉强。
  拜见方丈时,应该事先拜见衣钵师(负责方丈日常事务的师父),衣钵师会与你预定好某某时间来拜见大和尚,到时候,应提前十至五分钟,到方丈室去等待接见,这是比较如法的。
  5、“与师父说话要注意什么?”
  凡是向师父问经问话,应该仔细听师父讲话,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地方,应当等师父讲完了话,然后再问。不能待师父还没有讲完话,就急忙发问,扰乱了师父的思路,很不礼貌。
  如果师父训诫,自己确实有过错,应该改正,没有过错,也不要讲话,不能与师父争辩,我们修行人,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师父的呼唤,应该立即答应。但是不能答“哦”或者“呵”,应该答“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个表示不忘本。父母生我色身,如来长我慧命,永出苦海,所以我们应当常念佛恩。
  7、“到寺院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不要随便与出家人拉关系;
  二、不要穿得妖艳要干净庄重;
  三、不要不洗手就穿海青等衣服;
  四、凡是上殿要衣裳整洁;
  五、不要随便乱走,也不要多言;
  六、不要坐看大众劳动而偷懒;
  七、不要私自拿常住的东西;
  八、不要谈论政治及居士家的长短好恶;
  九、不要因为小事情而争执,如果大事情难以忍受,也应该心平气和,以理论辩,不可不辞而别,或者打架闹事。
  总之,一切听客堂招呼。

  8、“供养师父应该怎样?”
  一定要恭敬,希望师父给我们消灾植福。供养并不一定是钱财,只要是出家人办道所需要的,都是可以供养的。
  9、“随众食有哪些好处?”
  1、听到板声立即就去——不懈怠;
  2、供养现成——省力;
  3、作平等观——无人我;
  4、息诸戏论——存正念;
  5、如法观想——深入理;
  6、不偏众食——绝疑谤;
  7、甘苦同受——无选择;
  8、起止威仪——不放逸。
  故居士入寺,应该随众食,感受出家人的生活,与大众师父结同斋供的缘分。

  10、“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坏;
  (2)、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喂养其它动物;
  (3)、加菜加饭要用手势,不能讲话;
  (4)、不能用手抓头,怕赃物落入别人碗中;
  (5)、不能含食语,不能笑谈杂话;
  (6)、不能吃饭有声音,如果挑牙,以衣袖掩口;
  (7)、如果食物中有虫蚁,应该默默掩藏起来,不要让邻座看到生疑心;
  (8)、吃完了饭就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能随便走动;
  (9)、不能用手指或者舌头添碗;
  (10)、吃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大众基本保持一致;
  (11)、行堂迟迟未到,不要生烦恼;
  (12)、如果需要什么,默默地用手势,不能高声喊叫;
  (13)、不能敲碗作声;
  (14)、不能吃完饭就走;
  (15)、如果违犯了斋堂规矩,处罚时,不能抗拒不服;
  (16)、如果饭中有稻谷,去皮食之;
  (17)、不能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就起贪心大吃;
  (18)、不能私自带食物到斋堂,自己单独吃;
  (19)、出家人还没有吃,不要先吃等等。
  这些对于到寺院里来求福报的信众,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