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艺术> 见者得福,石雕佛教造像精品

见者得福,石雕佛教造像精品

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宁国禅寺”时间:2020-04-02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让世人了解到青州是北朝晚期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一大中心,而且艺术水平位居当时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关于青州北朝佛教造像的收藏与研究,在海内外渐成热点。


  在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下,保利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征集到一批青州北朝佛教造像,为抢救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又做出了新贡献,并使之成为除青州市博物馆外,国内收藏青州北朝佛教造像最集中、最系统的博物馆。


  粗略计算,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40余件石造像中,青州造像占了三分之二。其中,既有背屏式三尊造像和带背光佛立像,也有单体佛立像及单体菩萨立像,更有罕见的半跏思惟菩萨像,类别颇为齐全。它们的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及隋代,涵盖了整个青州佛教雕塑艺术的颠峰期。


  其中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比丘尼法想造弥勒三尊像,为已知有准确纪年的、时代最早的青州造像,较以往学者们关于青州造像约始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的推测提早了10余年。


1.jpg
  北魏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


  这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整体保存十分完整。像下所设方座的正面有78字的刻铭,明确标明它是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由一位名叫法想的比丘尼发愿雕造的弥勒佛三尊像。这在目前所见的山东青州北朝造像中是时代最明确且最早的一尊;所雕造的弥勒佛形象也是中国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弥勒佛之一,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肚弥勒佛有很大差别。


  主尊佛居中,体貌丰健,法相庄严,嘴角含笑,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莲台之上。佛两侧有翔龙吐出莲茎和莲叶,其上托出莲台。二胁侍菩萨站于莲台之上,面相清秀,略显微笑。背屏上方雕六飞天,最上方两飞天双手捧塔,其他四飞天分别执箜篌、笙、排箫等乐器,正边奏边舞。像下方座前为铭记,其他三面分别浮雕佛教故事“太子比武”及伎乐、供养人等图像。


2.jpg
  北魏永熙二年张令妃造佛三尊造像


  这尊背屏式造像,是当年“法难”的最形象的例证。原来一尊完整的一佛两菩萨三尊像,现仅存右下半部分。通过残存部分,尚可依稀想见当年造像的精致。然而,这尊残像仍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国宝级造像标尺”。这是由于造像的背面刻有大面积的线刻画与发愿文。位居右下角的十行发愿文,明确标明其造于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它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北朝纪年造像中时代较早的一尊,对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佛教历史与佛教造像艺术价值重大。同时,发愿文字体为典型的魏碑字,隽妍秀美,艺术水平颇高。


3.jpg

4.jpg


  背屏背面的线刻画,内容颇为复杂。其中上栏上方残存山峦,山下有河水流淌,山水之间有一巨兽长尾飞扬。上栏底部中央刻一猛虎追逐一兽。上栏右侧也残存两身坐佛像。下栏中央刻上下两身坐佛像。两坐像左侧,是一正在建筑中的佛塔。塔呈方形,塔身砖砌而成,磨砖对缝。两工匠站在塔上,或手持瓦刀,或俯身下接石料,似在做塔的封顶工作。北魏时期天下寺庙万所,佛塔林立,但没有一座保存下来,这幅画像为今人形象地描绘出1500年前佛塔的模样,极为难得。


5.jpg

北魏晚期至东魏带背光菩萨立像


  这尊带背光的高雕菩萨立像,石灰石质,背光与菩萨像双手均残损。菩萨高发髻,发紧贴两鬓及双耳,规整有致。面相圆润,下颌略肥短。额头宽阔平坦,鼻梁细窄而挺直,鼻翼较宽。以鼻梁为中线,用平直刀法与圆刀刀法相结合,向两边雕出棱角分明的眉骨和起伏柔和的双眼。菩萨表现出向下俯视的神态,两嘴角向上翘起露出笑眯眯的神情,整个面部洋溢着一种神秘的喜悦之情。


6.jpg


  通观此像,立菩萨身姿匀称,虽仍穿破线厚重的褒衣博带式佛装,略带北魏晚期流行的体瘦衣繁样造型的遗痕,但像的面部和体态已明显趋向圆润丰满,反映了北朝晚期佛教人物形象正受到南朝艺术新风的影响,经历着由以陆探微为代表的“秀骨清像”式体貌,向以张僧繇为代表的化“骨”为“肉”的“张家样”式样的转变,全像呈现一种和谐洒脱的整体美感。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