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
京东图书2018-01-20 11:50
《生命这出戏》是一本让你重新提炼生命价值的著作。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拥有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京东图书2018-01-20 11:45
2018-01-20 11:40
2018-01-20 11:37
2018-01-20 11:34
聚缘新浪博客2018-01-20 11:33
新浪佛学2018-01-20 00:26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爱吃,不好的不吃。爱吃是贪心,不爱吃是嗔心,不好不坏是愚痴心。寺庙过堂,师父们正身端坐,先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凤凰佛教综合2018-01-19 15:00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实,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须清理收拾,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
凤凰佛教综合2018-01-19 14:59
忧郁症,也是现代文明病。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忧郁症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这种忧郁症,实际上是一个心理上的一些障碍。他也许是面对着现代社会的种种的情形,就是难以适应,于是在心理有一种压抑。这种压抑又不能得到一种有效的化解,郁积在那个地方。这个状态,念佛确实是能治好他。为什么我们会忧郁,是由于我们对很多事情看不开,放不下,缺乏智慧。
凤凰佛教综合2018-01-19 14:58
什么是做人的成功标准?我觉得,首先,是身心健康。有健康的身体,有相应的道德文化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为了事业失去健康,甚至出卖良心。
凤凰佛教综合2018-01-19 14:57
2018-01-19 14:56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坐落于“秀甲四明”的雪窦山上。它肇创于晋代,称瀑布院。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2018-01-19 14:36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面的灵隐山麓,又称“云林寺”。这里是济公的出家地,据说求愿很灵验,每天来礼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在初一、十五或者佛教盛日,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而来,更是人山人海,寺庙常年香火旺盛。灵隐寺景区包含飞来峰石刻、灵隐寺、永福寺和韬光寺。景区门票属于一道门票,要想进入灵隐寺,还需再
2018-01-19 14:30
圣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人。十三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到台湾,服役十年后,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在六年后,他完成了文学硕士及博士的学位。1985年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创办法鼓山。2006年,担任“你可以不必自杀网”代言人,劝告有意自杀的人:“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
新浪佛学2018-01-19 13:59
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莲池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莲池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
新浪佛学2018-01-19 13:56
智顗(538—597) ,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智顗的父亲曾是梁朝的重臣。
新浪佛学2018-01-19 13:54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慧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
新浪佛学2018-01-19 13:53
印光大师(1861~1940),法名圣量,陕西郃阳县赵陈村人,名绍伊,字子任。法师弟兄三个,他排行最小。小时候随长兄读儒书,颖悟非常,曾考中秀才。15岁那年,在床上一病不起,如此有好几年。于是,在1881年21岁时,于陕西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寺,从道纯和尚出家。第二年,又在兴安县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
新浪佛学2018-01-19 13:51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
新浪佛学2018-01-19 13:49
菩提达摩(梵文:बोधिधर्म、英文:Bodhidharma、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新浪佛学2018-01-19 13:45
本焕长老(1907-2012),22岁在湖北新州报恩寺出家,1930年到武昌宝通寺受戒,同年6月去江苏扬州高旻寺拜来果法师为师,来果法师和虚云法师同属禅宗大师,高旻寺就是虚云法师开悟的地方。本焕法师在高旻寺修行7年。1937年2月,他不辞辛劳,发大愿朝拜五台山,三步一拜,行程60多天。后住碧山寺,1939年9月荣任该寺第三代方丈,在此苦修10年期间。其间写血经,燃臂祭母。
新浪佛学2018-01-19 13:43
虚云大师(西元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 ,祖籍湖南湘乡县。出生时母亲就去世,由庶母抚养长大。俗姓萧(一说“肖”),初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和尚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岁7月29日,诞生在泉州府署中。
新浪佛学2018-01-19 13:41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京兆人,俗姓钱,字法遍,吴兴(今浙江北部)人,(一说长城人;《宋高僧传》作丹徒人)。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十六岁时落发出家,二十岁时,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示寂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8年)十月。世寿七十二,法腊五十二。唐、宋二代,分别追加谥号“澄照律师”和“法慧大师”。
新浪佛学2018-01-19 13:38
鸠摩罗什(西元 344 ~ 413 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他在东晋时,来到我国,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新浪佛学 2018-01-19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