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新闻>农历十一月十三 唯识宗祖师窥基大师圆寂日

农历十一月十三 唯识宗祖师窥基大师圆寂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慈恩寺”时间:2021-12-16

      慈恩窥基,在中国汉传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建与完善过程中,是一位非常关键的法师,也是后世所立唯识宗慈恩学系的代表人物,被冠以“大乘基”、“慈恩大师”、“慈恩法师”等尊称,为世人所敬仰。

      窥基大师充满传奇色彩的出家、学习、译经、注疏、创宗等经历,一直为后世所称道。在整个法相唯识宗从初创到基础坚实并发扬光大的辉煌历程中,窥基与大慈恩寺因缘深厚,大慈恩寺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圣地,成就了其祖庭地位和标识意义。在传承思想、创造理论、创立宗派的过程中,展现了窥基大师卓越的智慧和不凡的个人魅力,其宗祖地形象像慈恩寺、大雁塔一样,历经千年依然耸立在人们心中,历久弥新,肃穆巍峨。

        01、家世显赫的将门之子

      窥基大师,生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俗性尉迟,字洪道,或弘道,唐代京兆长安人,为家世显赫的将门之子。祖籍是山西省朔州善阳(今山西省朔州市),他的父亲尉迟敬宗,曾任“六军卿胄之职”,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被封为江由县开国公。母亲河东裴氏。伯父尉迟恭(公元585—公元658年),字敬德,隋朝末年为刘武周偏将,武德二年(619年)降唐,随李世民东战西战,军功卓著,是唐初著名将领。

      《宋高僧传》在记载窥基大师的出生中有云:“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在窥基出生的时候,更是满室红光,令人惊奇。窥基自小聪明过人,气度豪迈,举措疏略,不拘小节,颇具将门之风。

      02、"三车法师"的由来

      关于窥基的出家过程,据《宋高僧传》载:玄奘大师有一天在田间路上遇到一位青年: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犍子边,占得卦甚吉。师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后来玄奘与尉迟将军商议希望这位少年能出家,但是: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故此才成就了窥基大师出家的因缘,也有了窥基大师“三车法师”的称号。

      根据其他相关文献记载,他之所以远离尘俗,极有可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与他年少丧母有关,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有这样一段记载:基夙运单舛,九岁丁艰。自尔志托烟霞,加每庶几缁服,浮俗尘赏,幼绝情分。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别奉明诏得为门侍。

      遂深感人间喜悲,有遁入空门之志。第二点则是根据《旧唐书》中所描述窥基大师的伯父尉迟敬德的遭遇,云:“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曾经在庆善宫陪同皇上喝酒,有人排列在他的前面,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李世民堂弟李道宗好言相劝,尉迟敬德勃然大怒,挥拳将李道宗的眼几乎打瞎。太宗不高兴,宴会结束,召他来责备。尉迟敬德由此失宠,遣出京城,晚年笃信仙术,炼丹服药。所以窥基大师从小便能看透世态炎凉,当时又正值佛教兴盛,“凡有功德佥向释门”,这样看,窥基大师的出家也是顺理成章。

      03、年二十二入住大慈恩寺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窥基大师17岁时,奉敕成为玄奘大师的弟子,入住弘福寺,并于同年12月,随玄奘大师迁入大慈恩寺。这一点在《宋高僧传•窥基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勅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勅选聪慧颕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再忆。

      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窥基大师23岁的时候,得度为大僧,《宋高僧传》中又记载其后“年二十五应诏译经”。也就是说,窥基大师是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特旨度沙弥窥基为大僧,入大慈恩寺,参译经正义”,由以上文献可见,窥基大师在25岁的时候,即历经了八年的艰苦学习之后,才正式开始参与玄奘大师的译经事业。可以说,在这之前为窥基大师在大慈恩寺的学习阶段。他用了八年的时间,不仅学习了“五印度语文”,也参听参讲,积累了佛学基础知识,也从中体现了窥基大师的博闻强记,思辨敏锐。

      从窥基大师的出生到出家,不仅体现了他与玄奘大师和大慈恩寺的深厚缘分,也表明了窥基大师善根、福缘的深厚,以及窥基大师自身的努力和担当,且并不愧于玄奘大师“非某不识”的决断。

      04、窥基大师与大慈恩寺

      窥基大师与大慈恩寺的因缘,从一定角度讲,甚至比玄奘大师还要密切,窥基大师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十二月随玄奘大师入住大慈恩寺,除了曾在弘福寺短暂地居住过一段时期,他出家受具、学习梵语、翻译佛经、乃至最后的圆寂,都在大慈恩寺。他也是大慈恩寺的第二代方丈,继承玄奘的衣钵和使命,也是大慈恩寺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方丈。这从他被誉为“慈恩大师”、“慈恩法师”等便可见一般。就如同天台宗以后来智者大师居住的浙江天台山为冠名一样,如果说窥基大师更能代表慈恩寺,那只从大师的尊号和“唯识宗”之名中,就可以体察窥基大师与大慈恩寺,与法相唯识宗的特殊关系。

      05、法脉流传

      公元656年,玄奘大师创译《大毗婆沙论》,窥基法师首次参与译经。从658年七月,到659年十月期间,窥基大师跟随玄奘大师于西明寺翻译《大毗婆沙论》、《发智论》、《法蕴足论》等论典。后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窥基大师的思想日趋完善。他于佛学方面的才华日益展现,尤其是在归纳和创造方面的才能,表现卓越。

      从《成唯识论》的译出开始,窥基大师在先后担任诸多译著、笔受的同时,还撰述了诸多著作。他的注疏极为丰富,有“百部疏主”(或“百部论师”)之称,其中多以瑜伽唯识学为主,使唯识学派的系统和次第更加完善、清晰,这对玄奘学说体系的阐发,起到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成为法相唯识宗的根本论著。

      窥基大师在《唯识二十论述记》中说:“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随翻受旨,编为《述记》。每至盘根错节之义,叙宗回复之文,旨义拾释,以备提训,更俟他辰。”[窥基《杂集论述记》“归敬颂”中又有说:“微言咸绝杳无依,随昔所闻今述记。”从中可以看出,在窥基大师注疏之际,但有疑问,都会随时向玄奘大师请示,所以玄奘大师的翻译意旨多保存于他的撰述中。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十一月十三,窥基大师圆寂于大慈恩寺翻经院,世寿五十一岁,十二月四日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茔陇。后于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七月启塔荼毗,迁入平原新塔。

      窥基大师的一生,短短五十一年的岁月,可以说,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随玄奘大师学习;二是阐述和弘扬玄奘大师所推崇的瑜伽行派唯识学说。也可以说,他做了许多事,将唯识学理论体系化、系统化、次第化;使唯识以宗派的形式传承后世;将唯识学派,传至日、韩等国,使唯识学得到广泛的弘传和保存。是故,在法相唯识宗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上,在中国佛教史乃至在世界佛教史上,窥基大师,都有着卓越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