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雪窦山大佛景区”时间:2021-04-14
农历三月初三
不仅是人间弥勒——布袋和尚的圆寂纪念日
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上巳节”
上巳节
魏晋以后,三月三的上巳节
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龙华会
据载,五代梁时有一位奉化长汀人,称他“长汀子”,于岳林寺出家,法名“契此”。他长得蹙额皤腹,笑口常开,常杖荷一布袋,向人行乞,自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常在雪窦山弘法,其举止虽看似疯癫,实则蕴藏深意,乃是以种种应化事迹教化众生,使令悟晓真谛。
后梁贞明三年(917)农历三月初三,契此和尚坐在岳林寺东廊石上,留《辞世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偈毕圆寂,后葬城北之封山。世人遂认为弥勒化身,塑像供奉,并以三月初三的圆寂日作为纪念弥勒菩萨的龙华会,民间逐渐形成“拜弥勒”的习俗。
弥勒道场
雪窦山为弥勒道场,在佛教界早有公论。
1932年,太虚大师就任雪窦寺方丈,弘扬“慈宗”,并将雪窦山奉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窦寺为弥勒根本道场。
民国二十三年(1934)高观庐、何子培编纂的《实用佛学辞典》中“四大名山”词条中说到,“近有主张,于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寺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
1985年,奉化县政府及宁波市佛教协会邀集省内外诸山长老,成立“修复雪窦寺筹委会”。1987年中佛协赵朴初会长视察雪窦寺时曾寄语:“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殿内建筑应有别于他寺,独建弥勒殿,并称雪窦为五大名山。”
1988年,雪窦寺正式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客,服务四方信众。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始建设露天布袋弥勒大佛铜像,并于2008年11月8日落成开光。
弥勒香会
雪窦山在弘扬弥勒文化过程中,不断继承传统,挖掘文化,打造品牌,结合民间“拜弥勒”等习俗,举办雪窦山弥勒香会活动,即“三月三,龙华会,拜弥勒,得禄位”“六月六,晒佛会,供弥勒,开智慧”“九月九,登高会,朝弥勒,增福寿”。每年的弥勒香会期,全国各地的香客云集,或三步一拜,或绕山祈福,如此促使雪窦山成为海内外弥勒文化信仰的中心,为弘扬弥勒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东方的微笑
在这春意盎然之时
让我们放下手机,相约雪窦
重拾古人的风雅,感受春日的美好
心驰双溪流碧,珠林苍倩中
神往虹飞雪瀑,云壑幽奇间
感悟天设岩台,异境灵观里的雪窦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