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般若讲堂>静波法师:智慧能度生死

静波法师:智慧能度生死

来源: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极乐寺”时间:2021-03-23

微信图片_2021031110025612.jpg

     释迦牟尼佛从发心成佛到修行菩萨道的阶段,无不表现了慈悲与智慧的双运并存。

     这就是悲智双运。所谓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智慧能够给慈悲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智慧,我们不会去帮任何人,都是自私的,自己了脱自己就完了;但是有了智慧,我们会觉得:人活着如果什么都不做,也会把生命浪费掉。如果做一点事情,那就等于增加生命的质量,我们为什么不行动呢?尤其是在我们拥有的时候。

     直至涅槃前为止,一直都在自行化他。

     佛陀一直都在化度众生,因为感同身受的大慈大悲,不会抱怨和感觉疲倦,甚至临涅槃的时候,即使有病,还要去教化众生。我们曾经探讨过《佛遗教经》,《佛遗教经》说,佛陀有病了还要教化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他真的是我们的大慈父,所以不忍心众生的烦恼和轮回。如果不把众生当作自己,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这样做呢?

     同时,也以福慧双修来训勉弟子们。

     我们要讲因果外在播种修福,但是也要讲解脱内在修慧,所以学佛是福慧双修。

     正如《佛遗教经》中所说:“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

     真实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渡过我们的生老病死大海的一条坚固的航船。这应该是智慧,没有这个智慧不能解脱。

     又说:“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有人总是问:“那佛陀在哪里?你给我请出来,让我看看,我就相信;你不让我看,我看不见,我就不信。”而《佛遗教经》说:“我诸弟子,展转行之”,行什么呢?实践佛法;“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由此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依教奉行,按照佛法去做,那就是以佛陀的法为身,就是法身,那就是佛教徒应当学习的不生不灭的法身佛。

     我们要学习的既然是佛陀的法身,那么为什么要去执着外在幻化的化身?佛陀的幻化肉身八十岁已经没有了。如果大家想看的话,我们还有佛像舍利,经书法舍利,以及肉身遗骨舍利。这个舍利就代表佛陀,但那是佛陀的外在表法舍利,而我们更重视的应该是内在净心法身舍利。如果我们去重视骨舍利而不重视法舍利,那也同我们的解脱没关系。

     这就告诫弟子们:智慧能度生死,所以非常非常重要!如果能用佛法的智慧行于人间,就等于如来法身常住在世了。

     这样的佛法我们能不能做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行于人间,那么肯定是可以解脱自在的,那么这就是法身常住在世了。

     我们由此可以真正地感悟到,智者大师当年所说的“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也就是说,真正的就是这个法身佛的道理,但是智者大师这样的感悟又有多少人相应呢?应该不会有几个人相应,甚至于感觉莫名其妙:“我怎么看不见呢?”瞪着眼睛使劲看也看不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是业障眼,不是用智慧来看的,所以那是看不到的。

     但由于佛法重视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悲智双运,福慧具足才是佛陀人格的圆满完成。

     所以我们要修福,但是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所以福慧双修。在《法华经》里面有这样的偈颂:“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这首偈颂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诸佛两足尊”,一足是福,一足是慧。

     所谓“知法常无性”,一切法都没有实在性。

     所谓“佛种从缘起”,我们如果想成佛,那个种子是什么呢?缘起法。

     所谓“是故说一乘”,究竟成佛的根本就是缘起法。但是,缘起法从哪里来?从福慧双修上来。所以你不能说,“我仅仅修慧,我到处给人讲”,然后你一点实事也不做,那样别人不会相信;经常做好事,不知道为什么做?还会攀比和烦恼,那也不行,所以福慧双修是我们学佛的方向。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