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新闻>每件展品都珍贵无比!李叔同两大特展启幕,重现“温州情缘”

每件展品都珍贵无比!李叔同两大特展启幕,重现“温州情缘”

来源:微信公众号“菩萨学处”时间:2020-12-28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今年正值弘一法师诞辰140周年。12月27日上午,《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碧天芳草——护生画集特展》两场特展在温州博物馆启幕,共展出257件有关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藏品,追溯这位大师“一生两世三重天”的传奇,以及驻锡温州12年的结缘修行之路。数百位艺术名流和社会贤达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了这件温州文化盛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png11.png12.png

       两大特展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温州博物馆、衍园美术馆承办。这是温博联合浙江省博物馆等十余家文博机构共同呈现法师传奇的年度大展,汇集全国不同收藏单位及藏家有关弘一法师的书法、信札、印章、水彩画、古籍、碑帖、民国报纸、文房用品、与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等展品共计257件,详实地展现和描述弘一法师的文艺造诣、传奇人生及与温州的深厚情缘,讲述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3.png14.png15.png16.png

       《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位于温博三楼,分为“浮生若梦”、“永嘉往事”和“天心月圆”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细致梳理了李叔同一生的经历,分不同时间阶段讲述他重要事迹和成就;第二单元重点介绍了他与温州的情缘。弘一法师出家之后有一半的时间在温州度过,并且将温州称为“第二故乡”;来温驻锡12年,弘一法师不仅完成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护生画集》,还留下不少信札墨宝和轶事趣闻,是本次展览的重点;第三单元侧重展示弘一的书法,从早年的秦汉篆隶、魏碑文字,到出家后独具特色的弘体书法,用佛教静观法打破传统元气论以动态气势美学作为书法的本体论基础,开启了新的书法审美道路。展期持续到明年3月27日。

       《碧天芳草——护生画集特展》位于温博二楼书画厅,以专题形式,重点介绍弘一法师与李圆净、丰子恺合作编撰的代表作品——《护生画集》,展览分“护生情缘”、“万物同乐”、“和合致祥”、以及“笔墨流香”四个单元。展期持续到明年1月27日。

市民郑伟带着15岁的儿子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用手机拍下了众多展品。他激动地说:“两大特展的展品,每一件都是珍贵无比,每件展品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背后故事。参观展览就好像在阅览温州乃至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受益匪浅!我喜欢其中一件书法作品,是1920年弘一法师赠好友周孟由先生的楷书《千古·三人》七言联《千古觅来难得友,三人行处易寻师》。这幅对联为弘一法师刚出家时所创收,保留了他的早期书法风格,有别于他后期的‘弘一体’,而且制幅较大,不同一般小幅书札,特别珍贵。”

       新闻+

       弘一法师“温州情缘”

       今年是弘一法师诞辰140周年,明年是他来温驻锡的第100个年头。从1921年到1932年,弘一法师先后在温州驻锡12年。12月27日开幕的《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碧天芳草——护生画集特展》两场特展讲述了弘一法师的12年温州情缘。

1921年,出家近三年的弘一法师因“杭地多故旧酬酢”,欲寻觅一处安静之所,经同窗好友推荐,于暮春时节来到温州,以庆福寺为常住,一待便是12年。

       1922年弘一大师(中)与周孟由居士(左)寂山和尚(右)在温州合影

       为了潜心修佛,他在居处正对院门的窗口贴上“虽存犹殁”四字,闭关期间,更是“约法三章”,辞谢来客。就是这样一位听起来近乎“不留情面”“不近人情”的大师,却是常怀悲悯之心,有着对平淡生活的适应和对平凡人的慈爱。在温期间,弘一法师常常漫步街头,细心观察着沿途的人和物,并为寻常中不经意的发现而惊喜。面对市井间的平凡之辈,他也常常抱以谦和,甚至为庆福寺的一位过世厨师陈阿林立传缅怀,而被后世广为流传。

       期间虽四处云游,但弘一法师总会回到温州。他曾直言“吾以永嘉为第二故乡,庆福寺作为第二常住”。除驻锡庆福寺,他也有投宿暂住江心寺、宝严寺、伏虎寺、景德寺。他常用“诸事安适”、“一切安适”、“颇为安适”描述居温时光,更在致友人信中盛赞温州“人文之盛,驰誉遐迩”、茶山宝严寺“风景殊胜”、万岁里巷小客栈的联语“雅思渊才,叹为希有”。

弘一法师于1922年农历六月初二在温州庆福寺写信给同学郭奇远(瑞安人,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与李叔同同班)。信中他赞誉温州人文之盛:“比来各地佛法昌盛,永宁诸居士弘法甚力,尊邑人文之盛,驰誉遐迩。”(信中“永宁”为温州古称,“大罗”即温州的大罗山,山上有伏虎庵。)

       1928年农历十一月,弘一法师致信永嘉秀才刘肃平。信中谈及1923年秋冬的一天,弘一法师经过温州市区万岁里叶震昌小客栈门前,看到一副嵌名对联“震川文派朋樽盛,昌谷诗题旅壁多”,大为赞叹。弘一法师在信中说,衰世斯文沦替,知此典故的人已不多,能在温州街头看到这样有文化的对联,而且对联书法绝好,神似《阴符经》,叹为稀有之作。

       温州在弘一法师心目中,不仅山水菁华且人文荟萃,艺术人文科学等各界人才辈出。弘一法师在温时与僧、俗都有交往。从现存文献资料分析,与大师有交游的温州人有40余名。早在南洋公学就读时,就有温籍同窗林同庄、郭奇远、项骧,在温时得到寂山和尚、因弘和尚、陈阿林的关怀和照顾,得到居土周孟由、吴璧华、周群铮供奉伙食,与温籍僧人芝峰法师、竺摩法师,地方名士刘景晨、方介堪、谢磊明、项方纲、吴鹭山、杨雨农、刘肃平等往来,结下一段善缘。

17.png18.png19.png

       在温州闭关期间,弘一法师专研律学,完成了近代佛学经典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并且与李圆净、丰子恺合作编撰《护生画集》,留下了130多件信札及众多墨宝。同时,他在这此期间逐渐嬗变成熟的弘体书法,用佛教静观法打破传统元气论以动态气势美学作为书法的本体论基础,开启了新的书法审美道路。

温都记者 叶锋/文

温都记者 郑鹏 通讯员 陈真健/图

文章来源:掌上温州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