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新闻>达摩祖师圣诞日天童禅寺举行上供仪式,纪念“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成四十周年

达摩祖师圣诞日天童禅寺举行上供仪式,纪念“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成四十周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童禅寺时间:2020-11-20

  11月19日,庚子农历十月初五,恭逢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圣诞。上午7时,天童禅寺常住两序大众齐集云水堂内,在“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前敬设达摩祖师圣像和五供,由本寺方丈诚信大和尚主法,为达摩祖师和道元禅师举行上供仪式。以此慎终追远,缅怀祖德;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今年是“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成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11月17日,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的亲自指导下,“得法灵迹碑”落成法会及揭碑典礼在本寺云水堂内隆重举行,中日双方各有近百名僧人参加。


  赵朴初首先作了情深意长的讲话,接着日本参拜团团长、永平寺监院大岛恭龙致答谢辞,他代表参拜团名誉团长永平寺贯首秦慧玉长老以及日本曹洞法子,对中国佛教协会、天童禅寺及所有为建立“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而作出努力的部门表示衷心感谢!随后,赵朴初居士和秦慧玉长老、天童禅寺广修方丈和大岛恭龙监院分别在“得法灵迹碑”两旁共同植下黄杨树,以资纪念。

微信图片_20201120100630.jpg

  “得法灵迹碑”正面,由赵朴初居士题碑额并作碑颂,上书:“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年秋吉日,日本曹洞宗管长大本山永平寺贯首比丘秦慧玉率众朝礼天童山祖庭,树碑以表彰遗德。震旦居士赵朴初敬题并为颂曰:‘卓卓禅师,法海神龙。早参尊宿,禅教兼通。梯航入宋,访道天童。身心脱落,得法长翁。传衣太白,建刹伞松。正法眼藏,演义开宗。七百年后,德泽弥隆。云仍联袂,来礼遗踪。立碑献颂,永仰高风。’”碑阴是日本曹洞宗管长、大本山永平寺七十六世贯首秦慧玉长老所撰碑铭,记述了道元禅师在天童禅寺参学求法之因缘经过。


  日本僧人道元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年)到天童禅寺参学,在曹洞宗第十三世长翁如净禅师座下参禅打坐,证得身心脱落,并嗣其曹洞宗禅法、法衣,成为天童山曹洞法嗣。三年后道元辞别恩师返回日本,大力弘扬曹洞宗风,在越前创建了永平寺,其禅林规矩皆师法于天童。道元因此成为日本曹洞宗开山高祖,在日本禅宗史和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228年,如净禅师另一法子寂圆智深也东渡协助道元弘法,后创立宝庆寺。千百年来日本曹洞宗佛教徒追怀源流,尊中国天童禅寺为其祖庭。“得法灵迹碑”的建立是中日两国佛教友好交流历史的延续,是中日两国佛教徒友好往来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120100613.jpg

(宁波天童禅寺方丈诚信大和尚为纪念“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成四十周年题写的墨迹:“默照”。)

  赵朴初居士情系天童,在他的眼中,天童禅寺是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青年时习禅、中年时住持、晚年时圆寂的道场,他曾经四次莅临天童禅寺。第一次是1953年9月20日,主持圆瑛法师治丧委员会;第二次是1978年10月,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视察天童禅寺恢复重建工作;第三次是1980年11月17日,参加“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成法会和揭碑典礼;第四次是1987年9月16日,率全国政协宗教工作组视察天童禅寺。

微信图片_20201120100624.jpg

(1952年秋,赵朴初居士在北京与前来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圆瑛大师和明暘法师合影。)

  他长期开展中日两国人民和佛教界之间的友好交流工作,对日本佛教界在天童禅寺立碑之事给以关心和支持,为中日两国佛教徒友好交流播下了种子,这是菩提种子,是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种子。他提出重建“黄金纽带”的设想,得到韩国和日本佛教界朋友的赞同,其后每年一次,由中韩日三国轮流举办。会议以“友好·合作·和平”为主题,旨在构建中韩日三国佛教的友好关系,积极推动三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东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