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峨眉山佛教网时间:2020-11-19
2020年11月15日,经过两天的主题演讲及分组论文发表,2020法相唯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东方唯识学研究会年会圆满,并在大佛禅院素餐厅三楼会议大厅举行闭幕式,峨眉山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李文香及全体参会人员出席。闭幕式由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隆藏法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东明副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他首先介绍了本次大会论文、作者及研讨情况,本次会议共收到49篇论文(含主题演讲稿),除主题演讲的五位学者外,还分成两天四大时段,十个场次进行研讨,每场次各安排主持兼评议一人。论文内容涉及下列八大主题:一、唯识学义理相关问题研究(9篇);二、汉传唯识学及其与其它宗派交涉的佛学问题研究(9篇);三、与唯识学相关的部派与中观佛学研究(4篇);四、与唯识学相关的量论及因明学研究(6篇);五、近现代佛教语境下的唯识学相关研究(4篇);六、唯识、中观与虚无主义专题研究(7篇);七、唯识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5篇);八、唯识学与心理学及其它学科的比较与应用研究(5篇)。论文作者则来自包含两岸三地与国外的一共27所高校与学术机构,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铜川丝路文化研究中心、贵阳学院等17所高校与学术机构。还有杭州佛学院、峨嵋山佛学院、温州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江苏佛学院、戒幢佛学研究所、青海朶木寺等7所佛学院校与寺院。以及来自境外的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台湾台中慈善寺佛学院,和斯里兰卡科伦波大学等4所高校与学术机构(因疫情原因境外作者未出席会议)。其中高校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博硕士研究生13人,佛学院校领导与师生17人。可谓含括学界的老、中、青三代、后进的研究生,高校与佛学院的唯识研究者们。随后,他对上述八大类主题的49篇论文,进行学术回顾与总结。他指出,上面八大主题,学者们提交的论文运用了唯识的典籍文献,分别从义理、历史学、文献学、思想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现象学、诠释学)、日本哲学、心理学等多元的研究方法,展示出许多深具学术价值的论文。在写作上,有照着讲的论述,也有接着讲的研究,以及实践上的心理治疗实际应用;除了持续前几届唯识年会的理论探索,也开发了实践应用层面。参会者,有资深的前辈学者,也有不少的年轻研究生们,具有传承接续的意义;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师生,也有佛学院的领导与师生参与,可谓学界、教界兼顾。凡此种种,皆显示出本次唯识年会对唯识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拓深的意义与价值,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他最后说,以上总结的文献根据,是本次大会的论文集。并斟酌以当前唯识学研究的思潮与学术水平,反映了本届唯识学年会所取得的丰硕、多元与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学术总结全文附后)
上海大学林国良教授讲话,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参会学者年龄层次丰富,唯识学研究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是可喜的现象,祝愿佛教义学研究越来越兴旺。
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观法师讲话,祝贺此次会议圆满举行,他认为此次会议很有特点:一是教内外共聚一堂,探讨学术,学术与仪式两相兼顾;二是讨论的主题很开放、广泛,比如设立了“唯识、中观与虚无主义专题”;三是发挥了团队在会议组织中的作用,如浙大、北大、中国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浙江佛学院的积极参与就是此次会议成功召开的保证;四是方法论,此次会议将因明也列入专题,会议上发表论文应按因明的方法,先说出关键点,如先提结论,再进行认证,这样更清晰明确;最后,他介绍了思考方法四个法则,即线性法则、平面法则、建构性法则(立体的)、相即法则。
李文香副部长讲话,祝贺研讨会成功的举办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说,中国佛教博大精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核心就是智行悲愿,行善积德,宗教界要爱国爱教,只有国家强大了,宗教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最后希望大家多来走走看看,也希望峨眉山佛学院多举办此类学术研讨会,为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最后,下一届年会轮值主席苏州大学吴忠伟教授通过视频发言,祝贺此次会议圆满,并邀请各位同仁明年11月赴苏州参加下届年会。
至此,为期两天的2020法相唯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东方唯识学研究会年会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