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新闻>蔡志忠“供养佛”泥塑造像收藏展亮相净慈寺美术馆

蔡志忠“供养佛”泥塑造像收藏展亮相净慈寺美术馆

来源:“杭州净慈寺”微信公众号时间:2020-11-16

1.webp.jpg

       11月15日,由净慈寺美术馆主办,蔡志忠工作室、浙江赛丽美术馆、杭州钦哲艺术中心协办的“供养佛”——雪域脱模泥塑造像蔡志忠先生收藏展在净慈寺美术馆隆重开幕。

2.webp.jpg

       开幕式上,戒清大和尚介绍了“供养佛”的历史源流,他说道:“供养佛的出现,增添了信仰者的信仰依托,或造像奉于道场,或制像随奉于身。其中材质种类也呈多样化,或铜、或铁、或泥、或木、或银、或金,生活不同,造就不同材质供养,但此中一切皆出自于心之供养。”

3.webp.jpg

       随后,蔡志忠老师分享了自己收藏雪域脱模泥塑造像的心路历程,他说:“2009年我入驻西湖区,除了收藏犍陀罗和斯瓦特佛像之外,也收藏了许多泥压制的西藏擦擦供养佛。当十几尊铜佛摆在我那极为现代化的工作室里时,才深深的被那庄严优美的造型所震撼。每天夜里,我经常把其中的一尊佛像放置桌上,在台灯投射中欣赏着那来自于千年之前的幽古宁静与安祥。承净慈寺戒清方丈邀请,在净慈寺做为期一年的展览,是这批收藏的第一次展出,希望大家看了擦擦供养佛正面所印的各式各样佛菩萨造像能心生喜欢。”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蔡志忠老师收藏的脱模泥塑造像400余件,朝代涵盖宋、元、明、清,立体展示不同时代脱模泥塑造像的特点,历朝历代,伴随佛教传播的脚步,“供养佛”由西向东遍及高原,兴盛千年不灭。

4.webp.jpg

5.webp.jpg

【展览信息】

1、展    期: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1月9日

2、地    点:净慈寺美术馆(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56号)

3、开放时间:

净慈寺:6:00—17:00

净慈寺美术馆:8:00-16:00(节假日正常开放)

4、温馨提示:

因疫情防控需要,进馆观展的游客善信自觉佩戴口罩并需配合寺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知识

01 供养佛之源流


       公元前五世纪的一日正值雨季,北印度一个名叫拘尸那迦的小村子里,已年届八旬的佛陀行将入灭。弟子中最为聪慧的阿难尊者忍住巨大的悲伤,代所有人提出了对佛教未来的忧虑:佛灭之后僧团依止之处在哪里?佛陀回答,“以法为师”。

       佛陀入灭后,僧俗众无法抑止对天人导师的思念,以荼毗后的舍利,八王分之,聚土堆塔,权当依止;至阿育王时,更造八万四千塔。佛塔逐渐成为僧俗连接的中心,也为入世化民的大乘教法得以开演提供了契机。

       对佛塔的供养,关乎三宝的利益。律藏中曾说:“出息塔物得供养塔,是名塔物无尽 ”。佛陀成道处菩提迦耶大塔寺,自古有以泥制小塔、佛像给朝圣之人带回家乡供奉瞻仰之俗,请供者往往随缘施财以资僧用。

       供养佛以泥为质,翻转模印,制作极为便利,造像百千万计亦非难事,故曾甚流行。目前汉地发现最早的供养泥佛为北魏孝昌元年坐龛式善业佛、西魏大统八年扈郑兴造三佛像;稍晚另有北周独孤信墓出土之脱模泥佛一躯。据考证这种模制泥质供养佛之法,起源古代中印度,由西北印度传至西域,入我国新疆,再通过河西走廊到中原的。

       及至唐朝,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载:“印度之法,香泥为末,作小窣堵坡,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积,建大窣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 ”。其形式不但有小塔,还有佛像,玄奘法师晚年曾亲自组织“造素像十俱胝 ”用来供养新造成之大雁塔,有学者认为也许就是大雁塔附近出土的唐代善业泥,其所用模板可能由印度带回。

       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供养佛,书云:“造泥制底及脱模泥像,或印绢纸,随处供养;或积以为聚以砖裹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

由多位西行求法僧构筑起的繁盛的大唐佛教以及印度取回的供佛之法,在会昌法难中毁于一旦,此后中原再难觅善业泥之踪迹。但佛脉绵延不绝,与古印度跨喜玛拉雅山相望的青藏高原接受了佛教,也接受了模印泥佛的传统。在梵语中,将其称之为satchāya,《元史•释老传》中对译为“擦擦”。十世纪时,西藏佛教复兴,多次延请印度僧人经由克什米尔入藏传法,最先到达阿里地区。现今札达县等地发现多种此时期之精美白泥擦擦佛,多为佛塔、观音、缘起法偈之题材,与《佛说造塔功德经》关系密切。


02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中明述造像供养之功德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