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新闻>弘一大师皈依弟子胡宅梵儿孙参访伏龙寺

弘一大师皈依弟子胡宅梵儿孙参访伏龙寺

来源:微信公众号“菩萨学处”时间:2020-10-09

1.webp (1).jpg1.webp.jpg2.webp.jpg3.webp.jpg

       10月6日,弘一大师皈依弟子胡宅梵居士的三子胡孟镒先生、其孙胡飞杰先生等一行参访伏龙寺,缅思先贤,并追寻先祖在伏龙寺的遗迹。

       胡宅梵(1902-1980),余姚县双河乡(今慈溪市桥头镇)人,原名胡维铨,笔名谪凡。曾撰写《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一书,弘一大师曾指导又亲书序言和题眉,此书现为白话译解佛教典籍的传世之作。

       胡宅梵与弘一大师因缘殊胜,法情绵长。1930年10月,弘一大师驻锡慈溪金仙寺,时为慈溪海隅小学国文教师的胡宅梵知悉,非常激动,前往拜谒,并捧上自己的诗稿求教,弘一大师对其佛缘和才学很欣赏,青睐有加。胡宅梵以此次见面情景写成文章《见了弘一法师》投稿到《现代僧伽》杂志,弘一大师读后为其更改笔名谪凡为宅梵。后收胡为皈依弟子,赐法名胜月。1931年,弘一大师初次驻锡伏龙寺,即由弟子胡宅梵相陪前来,胡宅梵在所撰写的《弘一大师胜缘记略》一文中写道 :“孟冬,时有镇海伏龙寺住持诚一,礼师,请去供养。师询余可去否?余曰可,遂命余陪往。至则居关房内,余则小住即归。”1932年二月十五(3月21日),弘一大师当时驻锡于慈溪金仙寺,曾欣然前往余姚县双河乡毛家(今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胡宅梵家作客。

       自1930年到1938年,胡宅梵和弘一大师一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书信联系,现存书信达六十七通之多,称得上是仅次于刘质平、丰子恺之后的一位重要弟子。《弘一大师全集》收录第四十六封信“一九三三年正月十三日,厦门万寿岩”中,弘一大师抄录郑智仁诗《题胜月吟剩》:“莽莽神州里,斯文孰起衰。沧江明月夜,有幸读君诗。”此时距胡宅梵诗集《胜月吟剩》出版已有年余,遇到对弟子诗作有感的,大师仍不忘悉心留存。弘一大师圆寂后,胡宅梵将师徒交往,写成《弘一大师胜缘记略》一文,刊发于1948年出版的大师纪念文集《人间爱晚晴》。

       今年恰逢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在此殊胜年份,伏龙寺拟举行系列活动,缅怀大师,继承弘扬其爱国爱教精神!胡宅梵居士为大师重要弟子,今年又为其往生40周年,其后人登临伏龙山,追寻先祖遗迹,共同缅怀弘一大师,更具意义!

胡孟镒先生一行杭州出发,直赴伏龙山,伏龙寺住持传道法师及慈溪资深学者王清毅先生,伏龙寺护法沈建胜先生、慈溪弘一大师研究学者方国祥先生等,热情欢迎接待。此次为胡孟镒先生、胡飞杰先生等首次参访伏龙寺,传道法师等陪同至琉璃宝殿上香,又一一参礼天王殿、惟老纪念馆等殿堂。

       随后至弘一讲堂交流,众人追忆胡宅梵居士与弘一大师师徒友谊,和他们的高风亮节,不禁赞叹。用过斋后,众人一起参观弘一大师曾居住过的关房遗址和寺院塔林等处。后顺至山下村参观全国文保单位——虞洽卿故居。

 传道法师等又陪同客人一行至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胡宅梵的故居,桥头镇领导和五姓村委干部事先得到信息,于故居前迎接陪同。胡氏旧宅为独立大院,门额有“自昭明德”四字砖雕,五开间,前后二进,前进二层,后进一层。整体结构尚保存完整,但部分建筑已近坍塌,亟待修葺。

       从胡氏后人口中得知,抗战胜利后,胡宅梵先后任慈溪锦堂师范学校图书管理员及余姚阳明中学国文教员。晚年移居绍兴,相继完成数十部书稿,有《越中风俗志》《越郡风俗词》《越歌一千首》《卧龙山志》等,成为一位在地方文献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胡宅梵育有子女共9人,可谓福德绵厚,荫泽后人。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