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熟兴福禅寺”时间:2020-09-27
佛教伊始,就有“六和共住”、“七不退法”等丰富深刻的僧团管理理念,有戒律约束僧众行止;传入中国后,更是催生出《僧尼轨范》《百丈清规》等丛林规约,这些佛教思想与清规戒律是寺院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常熟佛教在佛教中国化的演进进程中,寺院形态呈现区域特色,多数乡镇场所设有神庙,当地居民有到神庙赶庙会的习俗。常熟佛教界在继承发扬佛教优秀传统的同时,如何回应党和政府要求、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场所自身管理水平、引导当地信众走向正信正行,是当下每个场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鉴于此,常熟市佛教协会于2020年9月25日下午1点,在宝岩禅寺举办了一期以“佛教寺院管理”为主题的文化论坛。邀请常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苏建东,常熟市佛教协会会长、常熟兴福禅寺方丈慧云大和尚,常熟佛协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全市佛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以及特邀代表:相城区圣堂寺住持行慈法师、高新区白鹤寺监院能学法师等40余人出席、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索寺院现代管理之路。
“君子善假于物”。兴福禅寺秉承“保护继承千年古刹,服务广大信众”的理念,在慧云大和尚的领导下,致力打造“精致寺院”。汇编《兴福寺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为寺院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平台”。运营开发“兴福禅寺”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在提高寺庙知名度的同时,拓宽信众了解寺院信息、参加法务活动的渠道。不断适应新要求,坚持开发新应用。在内部管理方面,形成一套线上办公体系(OA系统),寺院的文件管理、资料检索等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存档和部门不见面共享信息。库房物资实现精准管理,在不进库房的情况下,通过管理软件APP,寺院负责人可即时了解寺院物资的存储、出库情况。现代科技是“标月指”、“渡河船”,积极引进现代管理成果,将现代科学技术用到寺院管理当中,是僧团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古,多少寺院因人而兴、因人而废,寺院负责人的自身素养在寺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榜样性作用。常熟不少场所只有一位僧人管理,职工年龄普遍偏大;没有法会时,香客也比较少。因此,在开源节流的前提下,奉献个人才能,理顺工作思路,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红观音寺、宝岩禅寺、北庄禅寺、福江禅寺等场所负责人分别就寺院团队组建、岗位设置、财务规范管理、打造寺院特色文化、个人综合素养提升、信众引导等寺院管理、弘法实践发表个人体悟。
现代寺院不仅是僧人修持、弘法的场所,还或多或少地承接承担了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宣传,观光景点、休闲园林、当地文化名片等功能。由于寺院功能的变化,来往人员增多,寺院的管理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法华禅寺、褒亲禅寺、弘福禅寺等场所负责人分别围绕爱国爱教宣传培训、文物环境保护、接待交流、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作交流发言。
特邀代表行慈法师、能学法师分享了建设寺院的心得体会,介绍了民间信仰点管理,开办信众之家、国学馆、养老院的具体做法。
慧云大和尚一一点评常熟各场所代表的发言,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各场所负责人特别是新派遣的场所负责人,要转变自身定位,提高责任心,把心思放在寺院建设寺院发展上:三是报送信息要及时,遇事要多向上级部门汇报沟通。
苏建东局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常熟市佛教协会举办常熟文化论坛,各场所藉此总结分享经验,取长补短交流互鉴,是提升场所管理水平的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他要求各场所要注重弘扬传统,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勉励各场所负责人要进一步激励作为,推动寺院更好发展。
论坛结束后,我会还举行了安全整治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