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 浙江民宗微信公众号时间:2020-06-11
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是公众场所恢复开放工作的“压轴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事关重大,绍兴市委统战部严格落实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宗委决策部署,如果说一月份关停场所和活动靠的是“快字诀”,是唯快不破,快速响应;那么现阶段恢复开放靠的是“稳笃功”,稳字当头,考验的是“火候与水性”的细功夫,绍兴市委统战部用周到的“三服务”稳妥把舵场所有序开放工作。截止6月7日,绍兴市宗教活动场所共开放128处,其中佛教49处,道教1处,基督教74处,天主教1处,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3处。具体情况及做法有:
国旗扬起,爱国挺立在最先处
宗教活动场所能够恢复开放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疫情防控战的战斗成果,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认识到位。全市各宗教活动恢复开放,均举办了庄重的升国旗仪式。尤其是我市城区基督教堂、柯桥基督教堂、嵊州城关基督教堂等场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统一制服,组织仪仗队,自觉办好升国旗仪式,体现了我市基督教界、天主教走中国化道路的成效。
绍兴市炉峰禅寺升国旗仪式
新昌大佛寺举行升旗仪式
政令畅通,方案贯通到最基层
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三人驻所”、网格员及我市第三方安全机制优势,迅速集结工作合力。5月30日,向全市各地及时传达省民宗委指示,并印发《关于有序恢复开放我市宗教活动场所的通知》,制定《绍兴市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评估表》和《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有序开放承诺书》,明确各地统战、民宗部门要在属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做好有序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各项工作。要对宗教活动场所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由宗教活动场所提出申请,经属地乡镇(街道)核实,并经当地统战、民宗部门同意后方可恢复开放。提出“五个一”要求:讲好一堂爱国主义课,开展一次风险评估,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落实一系列防控举措,制定一套严密的应急预案。
措施到位,标准落实至最细处
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采取预约、限流等措施,严格控制宗教活动场所人员密度,原则上不得超过场所容纳规模的三分之一。进入宗教活动场所人员须测温、登记、戴口罩、持绿码,前期市委统战部已向宗教活动场所发放测温仪等物资,并做好“一米线”排队工作,教堂、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应实行隔座(位)礼拜,不共享宗教物品,宗教活动场所配备口罩、手套、洗手液等防护物资。暂不批准开展大型宗教活动、非通常宗教活动和跨地区宗教活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减少非必要的集体宗教活动,减少参加集体宗教活动的人员,减少集体宗教活动时间,劝阻老年人、严重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参加集体宗教活动。防止恢复开放后,宗教反弹式过快、过热发展及宗教商业化抬头等。
一线就位,力量集中在最重点
根据评估,我市基督教、伊斯兰教场所(临时礼拜点)恢复开放是有序恢复开放工作的重中之重。柯桥区民宗部门召集部分街道、社区干部和临时礼拜点负责人专题部署伊斯兰教临时礼礼拜点恢复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各负责人严格按要求落实各项防疫防控措施。6月7日,全市民宗干部统一下沉至基督教场所,现场服务保障基督教场所有序开放工作。
团体桥梁,作用发挥到最深处
上半年,绍兴市委统战部印发《绍兴市“宗教团体建设年”方案》,指导各地、各团体做好团体建设工作,切实推动宗教团体实体化运作。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宗教团体作用切实得到加强,在信息统计、物资分发、政策解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绍兴市基督教“两会”在城区教堂搬迁工作和教堂堂委管理班子换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恢复开放工作中,又妥善组织好义工、志愿者,引导信教群众参与爱国防疫工作,加强了我市宗教界参与防疫工作的群众深度。
各项工作,基础夯紧到最实处
上半年,绍兴市委统战部巧用特殊时间节点,做了大量工作。如抓住时机推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提质控量;开展我市宗教房屋安全和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印发《绍兴市民族宗教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伊斯兰教斋月及开斋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做好宗教场所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反恐宣传月活动,加强宗教界人士普法教育等,同时,上半年开展宗教领域“三服务”33次,为现阶段恢复开放打下牢牢工作基础。
下一步,绍兴市委统战部将根据上级部署,继续稳妥做好恢复开放工作,同时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以“三服务”的实际措施帮助宗教界共克时艰,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供稿:绍兴市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