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浙江民宗微信公众号时间:2020-06-09
宁波市镇海区民宗局持续在宗教领域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净化宗教环境,规范宗教秩序,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宗教环境。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掀起崇法、学法、用法、讲法、守法的新风尚,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在巩固已取得的普法成果上,持续稳步推进普法工作,着力在制定普法方案、创新普法方式、创建普法基地上砸下实锤。
普法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关系到普法的进程、实效、目标,镇海区民宗局立足宗教领域实际情况,严把普法方案的制定关。
(一)提炼普法经验。年底深入开展普法总结已经成为一项长期制度,详细梳理普法情况,以清单式立出普法中存在的优缺点,侧重普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弥补普法短板的重点。镇海区民宗局定期召开民宗系统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普法会议,及时总结普法工作情况,评估普法效果。重点收集镇(街道)民族干部、村(社区)网格员的普法经验、普法心得,来自面对群众、信众的第一手经验材料,代表着广大普法人员、普法对象的心声和需求,提炼推广,作为提升基层普法成效的有力推手。
(二)提升普法精准。成立普法调研小组,走到宗教团体、宗教场所、信众中去,深入了解其法律诉求,破解普法、执法、守法难点,找到法治难、法治慢的症结,做到精准普法。每季召开区民宗局、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参加的普法会议,总结上季度普法工作,坚持问题为导向,研究部署下季度普法重点,及时调整完善普法方案。
(三)突出普法重点。合理安排普法内容,既要科普,又要侧重。坚持以宗教教职人员、职工、义工、信众为中心,重点普及其所关心的领域法规,及时解决其法律之需,提升普法实效。着重做好《宪法》《宗教事务条例》《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
(四)抓牢普法主线。涉及宗教领域法律法规的政策有很多,宁波市镇海区民宗局统筹编排普法方案,形成一条普法主线。坚持科学筹划,统一安排,稳步推进的总要求,围绕普法主线,利用5年时间,分阶段、分领域稳步推进普法方案,完成涉宗法律法规科普一遍的任务,做到每年普法有重点,逐步夯实宗教领域法治基础。
普法是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普法实效是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关键,要实现普法目标必须在实效上下功夫。
(一)抓住普法骨干。开展普法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分清普法对象的结构层次,要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基层宗教团体的负责人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成员,是民宗部门开展宗教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镇海区民宗局普法工作的重心。
(二)把握普法时机。抓住宗教聚会、宗教节日、重大宗教活动等时机,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让更多信众受到普法教育,提升普法效果,增强普法覆盖面。普法工作还要与法定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结合起来,让信教群众、非信教群众更多的学习到法律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有效拓宽普法范围。
(三)创新普法形式。创新普法形式多样性,不断在普法形式上求突破,借助图片展示、视频展播、新媒体、网络直播、QQ群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开通镇海区民宗普法“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堂”五微平台,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思”的原则,搞活普法工作。创新普法抓手,在宗教领域开展“强学习、强培训、强规范、强提升”四强普法活动,用实际行动夯实普法工作。开展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法热情,开展优秀普法员评比活动提升普法动力。
(四)凝聚普法力量。发挥宗教团体作用,加大与宗教团体的协作,鼓励宗教团体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协助宗教团体抓好具体普法培训。发挥宗教活动场所普法窗口作用,宗教活动场所是广大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是对信众普法的直接窗口,协助、指导宗教活动场所举办好普法活动。强化法务部门协作,加大与公安、司法、政法委、普法办等法务部门协作,形成普法团队,汇聚普法合力。用法凝聚群众力量,拓展普法领域,开展宪法、宗教法规、宗教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厂所、进文化礼堂、进机关等普法活动,多渠道推进普法工作,让宗教法规政策融入群众生活。
(一)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模范作用。镇海区宗教活动场所已有2家荣获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是宗教活动场所的金名片,是宗教活动场所全面建设的金招牌。多次接待团体、个人参观和调研,互相学习交流普法经验,成为对外普法交流的平台和窗口。重大普法活动、普法讲座、普法培训、普法会议等皆由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承办,累计承办15场次,参加人员近1500人。2家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普法工作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是镇海区宗教领域普法平台、窗口、阵地。
(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新建设。加大普法基地创建力度,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以增量提质为目标。宁波市镇海区民宗局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统一纳入规划,做到稳步推进,实现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巩固深化2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工作成果,在提质上下功夫,向创建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发起冲锋。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模范带头作用,辐射牵引作用,带领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全部建成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目标,彻底铲除法外之教、法外之人、法外之地,整体提升宁波市镇海区宗教领域法治化水平,实现法治宗教。
(三)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标准。量身定制创建标准,镇海区民宗局以《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创建标准》和《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标准》为依据,结合镇海区宗教领域实际情况制定《镇海区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标准》,每年完善修改并下发至每个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创建工作的指南。严格考核验收标准,由镇海区民宗局牵头,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信众代表共同组成考核验收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遵纪守法好、自身建设好、安全稳定好、财务规范好、公益事业好”五好场所,“遵纪守法好、爱国爱教好、团结互助好、社会服务好、自身表率好”五好信徒总要求,对照《镇海区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标准》中详细清单逐一验收,评出1-2个区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镇海区民宗局在民宗领域力荐有序竞争机制,在获得本级荣誉、成绩、认可后,方可参加更高一级的竞争评比。由区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中选出参加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比的宗教活动场所,实现优中选优,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事情,违背五好场所和五好信徒总要求的,信众中有违法行为等情况,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由考核验收组当场作出。
供稿:宁波市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