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时间:2020-06-01
在法显生活的时代,印度还没有印刷术和造纸术,经卷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又被称为贝叶经。
从现存的贝叶经中,可以看出经文是用纤细的铁笔刻在树叶上的,如此抄写经书,是对体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年近古稀的法显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大乘寺中抄写了三年经书。
抄录完全部的经书,法显唯一的同伴道整决定留在圣地修行,并且真诚地建议法显也不要回去了。
法显也很留恋这片佛国圣地,可是,他一想到中国的僧侣还在等着这些经书,毅然决定独自踏上归途。这一年法显整整七十岁,要是像来时那样翻越高山雪岭、穿越茫茫沙漠,一定凶多吉少。
正当法显发愁之际,一个偶然路过的西域商人告诉他,在南方的港口,定期会有商船穿越大洋,航行中国。这个消息给法显带来了希望。
古稀辞天竺,携律归东土
法显继续南下,一边继续搜集佛法,一边探寻回国的海路。
- 孟加拉国,习绘像之法
公元408年,法显来到多摩梨底国(今孟加拉国境内),那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港口和水陆交通中心,同时也是佛法盛行的古代都市。那里的佛经典籍和佛像绘画异常丰富,这一切令法显赞叹不已,他在这里暂停了东归的脚步。
法显在多摩梨底居住了整整两年,继续抄集经书,同时学习佛像的描绘,在法显心中,这些宝相庄严的佛菩萨圣象,是中土僧众观瞻佛影的最佳方式。
公元409年底,习得绘像之法的法显搭乘商船离开这里,继续寻找归国的海路。商船向西南航行,来到印度洋上的“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 斯里兰卡,仰瞻菩提
海上丝绸之路把遥远的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了一起,斯里兰卡是海上丝路重要的中转站。法显取道斯里兰卡,寻找归国的商船。
斯里兰卡佛法之岛闻名于世。据《佛国记》记载,法显在这里停留了两年。那里有一颗巨大的菩提树,相传是从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上接种而来,法显在这颗菩提树下久久伫立,瞻仰佛光。
- 满载经书,穿越印度洋
在无畏山的精舍里,法显看到一位商人用中国的白绢团扇供佛,他触物伤情,不觉潸然泪下,佛法业已求得,该是回家的时候了
公元411年,一艘帆船在碧波万顷的印度洋上向东航行,法显伫立船头,双手合十,与佛国做别。
海上的天气变化莫测,出行两天便遇到了大风。大风吹了整整十三天,商船在海上漂了一百多天,漂到了一个叫耶婆提的地方,耶婆提究竟在何处,学者根据里程的计算推测,有可能是爪哇或苏门答腊,也有可能是美洲大陆。
在耶婆提滞留了五个月后,法显乘坐修好的商船继续东归。在一个漆黑的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让大海变得危机四伏,商船在惊涛骇浪里艰难地前行。船上的商人们纷纷祈求神灵的保佑,法显也紧紧护住自己的经书,祈祷平安。
船上信奉外道的婆罗门商人聚在一起,准备把法显投入大海,祭祀海底的神灵,他们认为,法显是异教徒,因为他搭乘了商船,才让大家蒙受如此灾难。
或许是佛菩萨在护佑着法显,危急时刻,一位中土客商挺身而出,保护了法显。“你们不是要到中国去吗,中国的国王信奉佛法,尊重僧人,如果你们这样做,国王是不会饶恕你们的!”
重回故土,已是耄耋老人
风浪逐渐变小,业已平安的海船载着逃过一劫的法显继续东行,经过三个月的航行,终于抵达东晋长广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青岛的崂山。
这时候的法显,已经七十五高龄。自十三年前离开长安,途中穿越三十多个国家,历经千辛万苦,带给故乡的,是一大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据史料记载,法显带回的经书有十二部,六十余卷,上百万言之多。
回到故土以后,法显渴望将他抄回的经典翻译成汉文,使之传播四方。他又开始寻找适合的道场。
公元五世纪的长安,在战争的摧残下满目疮痍,今非昔比。而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却在一片国泰民安中成为整个中国佛教的中心。因此,法显没有回到曾经生活过的长安,而是直接向着建康出发。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佛法戒律需要代代相传。法显在建康的道场寺里,呕心沥血地翻译经书。
公元414年,七十七岁的法显来到荆州江陵辛寺虔心修行,在这里,法显写下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佛国记》,他把自己十三年来的种种历程都写在这部书里。
完成《佛国记》后,法显此生业已圆满。公元423年,法显在江陵辛寺悄然而去,享年八十六岁。法显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信仰,回顾一生,问心无愧,亦无怨无悔。
参考| 央视纪录片《佛国记 法显西行》图片| 央视纪录片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