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般若讲堂>道就法师:《阿弥陀经》浅说

道就法师:《阿弥陀经》浅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佛教协会”时间:2020-05-08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为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很多经典都是由弟子们乞请,然后世尊根据弟子们的福德因缘而宣说与其相应的经典,但《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之经,其因首在难信,难信因为无智;再者是显弥陀净土与娑婆众生的因缘深厚,此二者皆非声闻、菩萨之智所能了知,唯佛与佛才能彻见。


1.jpg


  本经的当机者舍利弗是佛常随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尊者,亦显此经难信,若无大智不足以启信;在声闻众后列四菩萨显当信佛语无妄而应深信不疑。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阿逸多菩萨是补处位的大菩萨,他们尚且深信何况我们凡夫众生,这是在启信。有了信心就要发愿求生西方,就得精进用功,所以列举了“不休息菩萨”和“常精进菩萨”给我们做榜样,只要我们精进用功念佛,一定功不唐捐。


  此经汉文译本共有三种,即姚秦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佛说小无量寿经》一卷和唐玄奘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现以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流通最为广泛,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并称为“净土宗三经”。由于此经的广泛流通,其相关的各种注疏也是很多的,现存于大正藏中就有50多种,其中以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幽溪大师的《阿弥陀经圆中钞》以及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最为殊胜精要,所以印光法师曾说:“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又于此三疏中,尤其尊崇《弥陀要解》,说他超过此经的一切注疏,并推崇致极的说:纵使古佛出世,出广长舌,重注此经,亦不能超出其上。此部《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的,是为舍利弗等诸佛弟子宣说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清净庄严,并劝化众生皆应信愿持名,往生西方净土。由此可知,此经是以信愿持名为宗要,接下来主要从我们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该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吗?三方面来具体说明。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究竟有什么殊胜之处,诸佛菩萨能这般的殷勤劝说我们信愿往生呢?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祇园精舍的一次聚会中,佛陀为舍利弗等诸多佛子,宣说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时、空上说,极乐世界是时、空无限的世界,阿弥陀佛以他的无量光、无量寿来摄受、接引我们十方三世的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众生都是没有死亡的,其慧命就如同光明一样遍满一切,正如经中所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其次,从生活上来说,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每日都要为衣食住行等问题操劳,不得自在,而在极乐世界里,一切的衣食住行皆是自在满足的,所需之物都是随念即至的,因为在那里我们以七宝楼阁为住处,以禅悦为所食,就算你想去很远的地方,也能一念即至。最后,极乐世界还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在那里物质永远不会困乏,人际关系也不会紧张,因为皆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绝对没有人我是非的现象,更不必为名利、物质去争执,彼此之间相互关照、相互和爱,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大家都是和谐的一家人。


2.webp (1).jpg


  从以上三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极乐世界是我们理想的家园,那么这样理想的美好家园,我们凡夫众生又如何能够到达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即我们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要想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美好的家园,必须要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只要我们深信、切愿、一心称名,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宝静法师在《弥陀要解亲闻记序》中就曾说:“吾等欲出苦海,离尘脱垢,其惟有信愿持名,一心念佛,可为脱离苦海,置诸子于衽席之上,救群黎于水火之中”,可见,信、愿、行三资粮就好比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正所谓:“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由此可知,在佛教中信是非常关键的,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宝山,于中能否契入佛法,获益的有无与深浅,皆取决于信心,《华严经》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净土法门也是同样注重这个信字的,莲池大师就曾在《弥陀疏钞》中说:“往生净土必须有信,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可见,净土法门是以信为本。


3.webp (1).jpg


  愿在三资粮中为枢纽,唯一愿字具摄信、愿、行三资粮,如航海之船舵,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悉随众生之愿力,诸佛如来的万德庄严亦从愿力而生,因此在《普贤行愿品》中有说:“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切都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那么什么愿呢?蕅益大师说:“厌离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是名为愿。”也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娑婆世界的种种痛苦,产生厌离之心,发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广大宏愿,便能与弥陀接引的愿力,感应道交,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可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得生与否全凭(我们众生)信愿的有无”“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往生”。


  而行则就是将信、愿具体落实到念佛的行持中,念佛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持名、观像、观想和实相四种,其中唯以持名念佛最为普遍,最为契机,所以印光大师曾说:“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也是“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因此,我们若能信、愿具足,专持圣号,以名昭德,念念相续,一心不乱,必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与《阿弥陀经》又有什么关系呢?纵观整部弥陀经的全文,便可以很清楚知道,在经中佛陀先是向我们叙说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如经中所说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为地,以及青、黄、赤、白等诸大莲花,并且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能常居此处说法,籍由这些种种的依正庄严,令众生对极乐世界生起信心,发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宏大誓愿,故经中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以此信、愿之心,持名念佛,以一念清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故经中又说:“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由此可见,此部《阿弥陀经》就是要我们深信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发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宏大誓愿,并以持名念佛为所行,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便可横超三界,往生极乐,证不退转。


4.webp.jpg


  最后,我们从六方诸佛印证、劝信及护念不退来说明,净土念佛法门是极为难信之法,之所以难信,是因为此法门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与弥陀之名号全是由真空借助愿力所生起的妙有,即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所以,对于我们五浊恶世的凡夫众生来说是极为难信的,然而,“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是不忍也不会舍弃我们任何一个众生的,就算我们有极大的罪恶,只要能知错就改,诚心的忏悔,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又肯专心念佛,诸佛菩萨也会以他的慈悲愿力接引我们往生的,为了证明此念佛往生的真实不虚,六方世界恒河沙数诸佛,各出广长舌相,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仪之功德,以此来劝化众生皆当信受佛语及诸佛所说,若能听闻、受持、读诵此经,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君是大福报,信愿真切不动摇,弥陀一句念到底,了脱生死在今朝。


  最后,将上传下印长老所作的一首赞佛诗供养给大家,以求策励。


  苦轮无涯,苦海浩淼,若非念佛,能度人少。


  难畅本怀,如何是好,乃宣弥陀,宏愿在早。


  奉劝诸人,速行此道,人命无常,朝夕难保。


  三界横超,三毒横扫,无量寿光,永离患恼。


  供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