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ITUOFOCN.COM
来源:”五台山佛教“微信公众号时间:2019-12-16
明代有一高僧辨融禅师,师初住卢山,朴实无华,自律甚严,精勤行道,时忘寝食。一日,诵《华严经》,顿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
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当时王公大臣,名士俊彦,无不瞻仰敬服。有一天,云栖大师因久慕师之德学,结同参道友二十余人,往诣京师,参礼请益。融师曰:“无贪利,无求名,无攀援贵要之门,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示毕,栖等礼谢退出后,于中有数年少者笑曰.“我等以为此来,必得一番宝贵开示,闻所未闻,岂知用是宽泛之语。”栖谓不然,无视老生常谈。此大德可敬处,正在此也。师岂不能掇拾古德问答机缘一二,以遮门盖户。而不尔者,其所言是其所实践,举自行以教人,贵无胜于此也。
道,贵在力行,不重于侈论。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善用功者,得大善知识之一言半偈,则终身受用不尽。否则,不务躬行者,得大善知识开示三藏微妙之教义,于之仍无所益。譬如真龙得一滴水,可以遍雨天下,若是泥龙,泡之于水中,不但不能降雨,犹不免有丧身之祸。所以宗下诸大德,开示行者,多以寻常机语扣之,悟则宏范三界,不悟则终身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