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佛教交流>上海博物馆典藏佛教文物即将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展

上海博物馆典藏佛教文物即将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展

来源: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时间:2019-12-05

  自2003年起,佛光山和上海市的合作年年不断,从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以及海派文化艺术节多年来在春节期间“欢乐庆元宵”展演,2015年“丝路经纬”、2018年“丝忆江南”、2019年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让人见识到上海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


  上海从晚清至民国初年,就被文化人士称为“海上”,如《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海上梨园志》等著作;而今“海上闻人”、“海上名家”等称谓早已成为上海的习俗。


  2019年12月7日起,“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馆藏佛教艺术展”隆重开展,同时横跨第一展厅、第二展厅。此次展览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承办单位: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协办单位: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


  本次展览取名《海上佛影》旨在展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及通过科学考古发掘所得的珍贵佛教造像和佛教文物。涵盖了金铜佛教造像、石刻佛教造像、唐卡,以及与佛教有关的玉器、书画等文物。以馆藏佛教文物的不同来源,特分第一部分“上海博物馆藏佛教艺术珍品”与第二部分“上海地区出土佛教文物精品”。


  上海博物馆藏佛教艺术珍品

640.webp.jpg

  上海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从开馆之时,就注重对佛像艺术品的收藏,本部分展出了上海博物馆历年收藏的与佛教有关的文物,主要有佛教造像、玉器、唐卡等。馆藏传世佛教造像又分为汉传与藏传佛教造像两大类,本次展出的汉传佛教造像年代上至十六国,晚至明请时期,而展出的藏传佛教造像,都属于明清时期的造像。这些佛教造像反映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脉络。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又对我国玉文化产生影响,本次展览展出了由宋代到近代的一批馆藏含有佛教因素的玉器。古人除了制作佛教造像,还将佛教形象绘制成图画,在藏传佛教中便有各种质地的卷轴画,藏语译音为唐卡。本部分通过对馆藏造像、玉雕和唐卡等文物的展示,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

640.webp (1).jpg

  上海地区出土佛教文物精品

640.webp (2).jpg

  佛教何时传入上海,史料中无确切记载,但保存至今的敦煌莫高窟《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壁画》和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吴郡石像铭》中记有:“建兴元年(公元313)吴郡娄县界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几个打渔人在沪渎口隐约看见两个人像浮海而来,以为是神仙显灵,引起四方轰动。吴县信士朱膺听说后,沐浴清斋,乘船至沪渎口,发现是两尊石像,背部有“维卫”、“迦叶”题记,遂迎至苏州通元寺供养。记载中的娄县、松江下游、沪渎口,都在今上海境内,说明佛教最迟在公元3—4世纪已经传入上海。

640.webp (3).jpg

  上海现存的13座古塔,是佛教在上海传播发展的例证,也是上海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文物主管部门先后对多座古塔进行了清理修缮,在兴圣教寺塔、李塔、法华塔、西林塔等古塔的地宫、天宫中发现了佛造像、佛塔、舍利子、玉石、玛瑙、水晶、珊瑚、石刻等文物1500件左右,不仅使宝塔增辉添彩,也为上海的文物考古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


  展期:2019/12/7-2020/5/3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第二展廳


  網址:www.fgsbmc.org.tw


公益慈善

  • 南华禅寺慰问白土镇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一连大半月的大雨滂沱,总算盼来了云开雾散。受传正大和尚嘱托,华慧法师,法钟法师,照定法师和妙理法师,代表南华禅寺向曲江区白土镇的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送上慰问,支持新农村发展建设。

  • 同心战疫 共迎春回泉城——济南市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开展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

    5月3日,济南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向抗疫一线捐赠物资活动在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顺,历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孟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