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杭州净慈寺

南屏禅修 | 净慈寺“南屏禅”第三期禅修活动圆满

来源:杭州净慈寺 时间:2019-10-26



初坐净慈寺,深秋暂歇身。钟鸣醒旧梦,梵唱净心尘。钟从南屏响,禅自延寿新。纷然桂落后,拈取自家春。





2019年10月26日,我寺“南屏禅”第三期禅修活动在演法堂如法举行,四十余位居士善信在正规法师的带领下体验了微妙无比、法喜充满的禅修体验。


正规法师为学员讲解坐禅方法和步行禅的意义,并带领营员们打坐禅修, 这时营员们放下万缘,暂别尘扰,保持正念,静心感受禅修带来的清静、静谧。打坐后,在正规法师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子开始经行,感受“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安详。当大家专心享受脚下迈出的每一步,倾听自己的脚步声时,感觉也越来越放松,当下就能体悟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是禅。最后,正规法师为大家作慈悲开示,法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开示,给大家带来法喜充满的愉悦。





关于坐禅的论述,历代祖师早有论述,《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中如是记载: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中峰明本禅师在《坐禅箴》中云:“夫非禅不坐,非坐不禅。惟禅惟坐,而坐而禅。禅即坐之异名,坐乃禅之别称。盖一念不动为坐,万法归源为禅。或云戒定是坐义,智慧即禅义,非情妄之可诠,岂动静之能间。故知不离四威仪,而不即四威仪也。”




高僧大德
更多
  • 虚云法师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9月5日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10月13日圆寂。...

  •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太虚法师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

  • 演觉大和尚

    演觉大和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2018年8月,临时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

  • 怡藏法师

    怡藏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宁波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