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现代佛教网!
现代佛教网微信

www.amituofocn.com

首页>杭州净慈寺

南屏讲席 | “精进修学·弘扬正法”净慈寺系列讲经活动第四期“《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浅析”圆满

来源:杭州净慈寺 时间:2019-10-30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本分事,是践行四弘誓愿、传佛心灯、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广利有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发挥佛教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2019年10月30日上午,以“精进修学,弘扬正法”为主题的系列讲经活动第四期——“《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浅析”在我寺演法堂顺利举行。





上午八点三十分钟,演法堂内香云缭绕、梵音清扬,在四众弟子恭请下,定妙法师登法座、宣妙法。法师结合自身修学和生活实践从佛教历代祖师大德关于净土法门的论述著作、净土法门在中国的发展、印光法师关于净土法门的阐述等几个方面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为大众开示净土法门要义,并逐字逐句详解《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妙义。

法师说道: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是修菩萨道一生成佛的精彩范例。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根本智,文殊菩萨指示他南巡一百一十城去参访善知识。他是以十信满心始发菩提心而去参访善知识。他首先参访德云比丘并获得念佛三昧,证到圆教初住位,成为法身大士。参访海云比丘证得二住位。之后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所证的位次就提高一个层次,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已证等觉菩萨的位次,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齐等。《普贤行愿品》也是《净土五经》之一,经中记载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修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大乘佛果。
最后,聆听讲经的居士与定妙法师进行了互动提问,定妙法师说: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加持下,令往生者圆证三种不退,尤其在念不退当中快速成佛,不需要经过通途法门三大阿僧祇劫修因证果的次第。按照佛法通途教理,修行人一定要先证初住,再进一步进修二住,三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直至妙觉位圆满成佛,其过程就如同爬楼梯一样,每一层楼梯都要依次爬过,而极乐世界往生者则如同乘坐电梯,一步到位。
法师精彩的讲演和妙语连珠的解惑答疑深深的感染着大家。我寺两序大众及护法善信二百余人参加法会,聆听法音,同沾法益,整场讲经法会法喜充满、庄严有序。





《印光法师文钞》简介
印光法师(1841-1940),净土宗第十三祖,民国四大高僧之一。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陕西合阳人。法师自儒入佛,博通三藏,专弘净业,一以念佛为旨归,对近代净土宗的兴盛,居功至伟。1912年,印光法师52岁,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而文章中所显义理己足以引发见闻者生信念佛。延至民国六年(1918年),徐蔚如、周盂由诸居士得读大师文稿,甚感稀有难得。于是一再搜集印光大师的文稿,题为《印光法师文钞》而刊行之。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印光法师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使彼烦恼恶业,全体复成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犹如结水成冰,融冰成水。体本不异,用实天殊。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各随机宜,令彼得益。所说法门,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圆至顿,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统摄诸法,上圣与下凡共修,大机与小根同受者,无如净土法门之殊胜超绝也。何以言之,一切法门,虽则顿渐不同,权实各异。皆须修习功深,乃得断惑证真,出离生死,超凡入圣。是谓全仗自力,别无倚托。倘惑稍未尽,则仍旧轮回矣。且皆理致甚深,不易修习。若非宿有灵根,即生实难证入。惟有净土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习。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娑婆苦恼众生,是故较余门得果为易也。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已来,业障深重,匪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克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著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嗔痴,戒杀盗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若志诚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应。如是念佛之人,至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然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此则全仗佛力,不论功之深浅,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至于已断惑者求生,则顿超十地。已登地者求生,则速证佛乘。所以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菩萨,皆愿往生也。具十恶者念佛,尚预末品。将堕狱者念佛,亦登莲邦。因兹张善和,张钟馗,雄俊,惟恭等恶人同出轮回也。其他戒善具修,定慧均等,居尘不染,处浊恒清,克志西方,高登上品者。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何可得而胜数耶。是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以其为如来普度众生之要道,众生即生出苦之妙法故也。



高僧大德
更多
  • 虚云法师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9月5日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10月13日圆寂。...

  •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太虚法师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

  • 演觉大和尚

    演觉大和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2018年8月,临时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

  • 怡藏法师

    怡藏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宁波市政协委员。...